“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李隆基从牙缝挤出这几个字,他认定了是因为这个动乱导致自己名声变差的。
“那些乱民要作乱,关帝王什么事?汉景帝时期不也有七国之乱。”杨国忠体察圣意,看出李隆基的不悦立刻说道。
李林甫跟着补充:“或许是类似晋朝的八王之乱?”
李隆基微微颔首,两位心腹说到了他的心里。
八王之乱导致了五胡乱华,所以司马家皇帝的名声不好,难道他晚年最终做出的事情也是类似?
西晋的八王之乱主要是因为有个傻子太子后来当了皇帝,而他的太子,其实也不少。
比如长子李琮,英年早逝后被追封为靖德太子;六子李琬也是死后追封。
长子去世后,李隆基册封赵丽妃所出的次子李瑛为皇太子,但是后来,赵丽妃失宠,包括李瑛在内的三位皇子一起被废为庶人,并赐死。
李瑛死后,李隆基才册封第三子李亨为太子。
李隆基眼神不善地打量着李亨,怀疑是李亨无能,自己替他背锅。
殊不知李亨恭顺地垂着头,回忆着父皇近些年越来越昏庸的举措,露出一阵冷笑。
【要知道,其实安史之乱原本大唐是可以很快平复的,但是李隆基与太子再次重演李唐特有的“父慈子孝”,皇帝与太上皇争权夺利,各个地方与大臣各自倒戈,才导致了安史之乱拉锯战长达8年。
原本兴起安史之乱的安禄山第二年就双目失明,称帝后被自己亲儿子安庆绪联合侍卫所杀;史思明也被自己亲儿子史朝义联合部将所杀。
怎么看安史之乱大唐都能很快解决,但偏偏李隆基连出昏招,阵前斩将,战场形势宁愿听宦官的也不听武将的,连累许多无辜将士和大唐百姓送死,真是看得人非常来气!
所以现代人常说,李隆基但凡早死二十年,也可以算得上一代明君。可惜就是死的太晚了。】
李隆基气到当场炸毛:“皇帝与太上皇争权!我就知道太子你不老实!”
他横眉怒指李亨,但是李亨十分冷静:“父皇怎么能确定,未来的太子还是儿臣?”
太子太多,儿子也多,连李隆基自己都不确定未来会不会再换太子,毕竟,他对李亨这个太子其实多有不满,李亨这个二十年太子本身就当得很不轻松。
李亨眼眸快速扫视一眼李林甫,一句话没说,却已经能让李隆基感受其中的意味深长。
李亨的太子妃韦氏、喜爱的杜良娣,家人都因为李林甫的构陷被屈打成招,或者被贬或者被杀,李亨为了自保不得不选择与太子妃和杜良娣相继和离。
李林甫为什么有这么大的胆子去构陷太子妃的兄长和太子良娣的父亲?
背后自然是因为李隆基的撑腰。
也或者说,李隆基对太子的怀疑与忌惮。
李隆基看向李林甫对他满是巴结讨好的眼神,一下子卡壳了。
他甚至有些埋怨天幕,说安禄山史思明的儿子都指名道姓,怎么自己的太子不直接说明名字?
李林甫感受到这对父子之间的暗潮涌动,快速抓住另一个重点:“安禄山!史思明!竟然是他俩!陛下,安史之乱的主谋抓住了,大唐就不用愁了!”
李隆基淡淡嗯了一声,当即命令高仙芝等将士去捉拿安禄山、史思明。
他并没有觉得这有多大的难度,毕竟天幕也说,安史之乱本就不难,主要是父子相争导致百官站队拖延了时机。
这一世,他定然不会如此愚蠢!
李亨却与自己的心腹交换一个眼神:连天幕都说了,父皇若是早死二十年,也算是一代明君,他为何不早点送父皇当太上皇?
第33章 答题时间到!
在万众瞩目的期待中, 长乐结束了推文下播,熟悉的答题系统上线。
当众人再看到面前的小屏幕时,已经不再感到害怕, 只剩下对奖励的期待和对答题的紧张。
经历过答题系统的电击和加速惩罚后,也不再有人敢动歪心思。毕竟奖励到手了再想办法交换购买都行, 但是直接取消了答题资格就是害人害己, 谁都拿不到奖励。
第一批吐口水和第二批抢东西的人现在还在后悔呢!
“叮铃铃——”
上课铃声响起,答题课堂开始!
【答题时间到!
单选题(10分):
1.本文中, 李世民适合以下哪个称号?
a.情诗王子
b.情歌王子
c.战歌王子
d. 狂歌王子
2.本文中,尉迟恭适合以下哪个称号?
a.黑脸门神
b.黑脸新娘
c.黑脸王妃
d.黑脸战神
3.本文中, 程咬金适合以下哪个称号?
a.程大帅
b.程门神
c.程诗圣
d.程剑仙
4.本文中, 李世民和李隆基是什么关系?
a.我的爱妃是个鸟
b.穿越百年的爱恋
c.叫声祖祖你怕了吗
d.溺爱之双宗情缘
5.本文中, 李世民的《威凤赋》是写给谁的?
a.魏征
b.秦王府旧臣
c.太子府间谍
d.以上所有人】
李世民非常挣扎。
他想选战歌王子,可是很明显,那么多首情诗,只能选情诗王子。
他不仅骁勇善战,还把《秦王破阵乐》改编为武舞《七德舞》。他的确能文能武,但也没天幕小说里说得那样,到处写情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