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55j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开局:大唐万里一孤城 > 开局:大唐万里一孤城 第367节
    当然了,以上的这些不重要。

    重要的是,那杜宝君吃晚食的时候虽然无酒,但是就着此等好书下饭,完全是比起喝了琼浆玉液一般还要酣畅。

    也比起了去瓦舍真正云雨一番,似乎也是更有一番风味。

    就这么投入地翻看之中,等到他看到了第二十七回,李瓶儿私语翡翠轩、潘金莲醉闹葡萄架时。

    忍不住用力地拍了一下桌子,嘴里惊叹起来:

    “好一个幻圣,手中的一支笔不但写尽了风月之间的种种妙处;还写活了人心,写尽了人生百态。

    可惜此大家神龙见首不见尾,今生也不知能否有幸当面请教一二~”

    其实到了这样一个时候,杜宝君还是有着一些逼数的。

    听得窗外传来打更人的声音中,如今已经是丑时两刻,也就是半夜一点半了的时候,他也知道必须马上睡了。

    不然明日起床后精神不济,怕是要误了生意上的大事。

    只是基于一些可以理解的原因,此刻的杜宝君心中躁动得厉害,顷刻之间上床后也睡不下去。

    于是他就拿起看《大宋时报》,从《三国演义》第九回的那一份,开始看了起来。

    打算花费一刻钟的时间,看得那么一两回的内容,用来平复一下自己的心情之后,也好好好地睡觉。

    问题是,黄逸之带头出版的《大宋时报》,本质上的目的就是夹带私货,占据话语权,而不是赚那么一点小钱。

    这玩意两天出一版,采用活字印刷的手段印刷、发行。

    最初的前八期中,为了麻痹这一个时代的封建旧势力,除了用来拉人一般的《三国演义》,其他都是一些朝廷公文,鸡毛蒜皮一般的八卦小事。

    比如说,六旬老太为何再度怀孕,瓦舍中的肚兜为何不翼而飞这些。

    等到了出第九期的时候,销路就从最初第一期的五百份都是卖不出去,到了第八期时的三千份也是早早卖完。

    这一个时候,黄胖子这货就想着要在报纸中,夹带着一些自己的私货了。

    一番思量之后,这货开始写起了《资政新篇》;靠着相关不多的记忆,大部分按照自己对于这方面的理解,现场瞎编的那一种。

    所谓《资政新篇》,是大青时期洪仁轩写的一本书,算是在当时状态之下,发展资本主义的近代纲领。

    具体的指导思想是:治国必先立政,而为政必有取资。

    这样的一个思想,对于其他人来说或许反应不是多么强大;但是对于当前只是一个商人身份的杜宝君来说,简直就是说到了他的心里。

    认为完全是说出了所有商人,最为期待的一些东西,是他的人生导师也不为过。

    在最初看到了作者,是他的偶像幻圣大师后。最初杜宝君不过是打算稍微扫上几眼,但是一看着之后就是彻底地入迷了起来。

    等到他看完了最新一期报纸上,有关于《资政新篇》的内容后,这样一份对于他来说盖世的大作,其实才是刊登到一小半的程度。

    可是其中那一种爆炸性一般的全新思维,可是让杜宝君彻底睡不着了。

    不自觉不觉,当在鸡叫中被惊醒了过来之后,才发现窗外的天色已经是渐渐发亮;好家伙!这下也是不用睡了……

    ……

    匆匆吃过了一些朝食后,哪怕杜宝君疲倦得厉害,也是打起了精神出门。

    一路打听着,向着内城之中的商务司衙门走了过去。

    也是到了这么一个时候,他才是反应了过来:该死!昨日看那《金瓶梅》和《资政新篇》看坏事了。

    因为商务司这一个新衙门,到底是一个如何的所在,其中掌权的又是哪一位朝廷大员,有什么喜好?这些都是忘记了打听。

    只是都到了此刻,只能是硬着头皮先去看看再说。

    大概在巳时,也就是上午九点还差着一刻多钟的时候,杜宝君来到找到所谓的商务司衙门。

    递上了昨日都提举司几名小吏,帮他写的一张条子之后,就被人指着走进了一间大殿之中。

    这一个时候他才发现,在这样一个大殿之中,已经是被摆着了上百张椅子。

    其中大部分的椅子上面,如今已经是坐上了人。

    以杜宝君的经验,从这些人的打扮、气质上来看,无一例外都是商人,还都是生意做得不小,在各地都是有着一些手段的商家。

    随意找了空椅子坐下后,基于长期养成的交际能力,杜宝君就与身边的数人聊了起来。

    果然如同他预料的一样,这些人都是各地有名的大商家。

    比如说,左手边那一个满身肥肉,笑起来眼睛眯成了一线的汉子,居然是来自于川陕四路的一名豪商。

    这一次过来开封城,可是带着了好些的蜀锦、茶叶过来。

    身后一个位置上,那一个满脸油污、如同一个老农的老汉,则是来自于靠近西夏的秦凤路,却是做着战马和大牲口的生意。

    大牲口什么的姑且不说,但是光是本次带来的五十匹甘青马,对于如今缺马的大宋来说,每一匹都能卖出大价钱来。

    总之今日认识了他们,也算是一个意外之喜。

    日后若是能合作一番,对于双方都是有着大好处。

    一时间都是意识到了这么一点的众人,在有意地交好之下就如同多年的老友一般,格外的亲热。

    这样的情况,知道后堂忽然一声悠长的唱喏声响起:

    “户部右侍郎、商务司署长、贵妃相公到~”

    在这样的一个吆喝声中,杜宝君忽然就是浑身一个激灵,‘贵妃’?难道是传说之中,那一位胡一统身边的女中豪杰。

    新朝如此大胆,不仅是皇帝是女皇帝,连朝廷大员都能用女人?

    这样的疑惑,在那贵妃走进了大殿之后,在杜宝君脑壳中就是荡然无存了起来。

    不是他不接受了,女子居然可以出任朝廷大员这点,而是脑壳中一片空白,根本来不及想要这些了。

    那是因为贵妃走了进来之后,虽然身姿优雅、脸上的笑容大气,绝对没有那些什么狐媚子的媚视烟行之态。

    可是看到了那如画的眉目,一身华贵襦裙之下霸道到了极点的身材之后。

    明明之前的时间里,这一个只喜欢平凶的读书人,全身除了一个地方石更,其他都是软了起来。

    此女果然不愧为传说中花魁,当是恐怖如斯……

    第四百六十一章 奇妙的开封城之旅(三)

    等到杜宝君收拾好心情,重新恢复了正常之后,已经是快一刻钟后的事情。

    又或者换一个说法,那是这货身为一个合格的商人,一到了涉及了生意的关键时候,就是恢复了自己的本色。

    在贵妃发表了一番希望大家忠勇体国,当大宋好商人的一番讲话之后。

    本次的新产品推荐会,立刻就是进入了戏肉的场面。

    在贵妃的示意之下,一群容颜俏丽、身材婀娜多姿,举止大方得体的女子,流水一般地端着一个个盖着红绸,紫檀木做成的精美盘子走了进来之后。

    在‘唰~’的一下中,就是齐齐掀开了上面的红绸,将这些新产品的真容显露了出来。

    而贵妃女相公,也是舌绽莲花一般的吹嘘。

    不对!应该是一一地介绍起来。

    “各位请看,这种叫做眼镜的物品,是选稀世少有的透明水晶,由大匠经过精细打磨而成;若是戴上之后,专门治老眼昏花等症状。

    家中若是有着相关眼疾的富贵人家,一定会是不惜千金求购。

    只是此物的一应材料难得不说,一个工部大匠也需要耗费三月时间,才能是勉强的打磨出一副,所以数量上不多,目前只有十副出售。

    各位每人最多限购两副,下一批需要等到一月之后~”

    “此物叫做香水,只要涂抹一点在身上,便可香气缭绕一整天,比起了传统的熏香和香粉不知道强出多少。

    简直是文人雅士出门会有,探讨诗词歌赋的时候必备之佳品~”

    “此物叫做烧刀子烈酒……”

    在贵妃嘴里的一一讲述中,杜宝君全然忽视了贵妃的那一张脸和大凶等;心中的心思飞快转动之下,对于每一样新产品都是认真的计较了起来。

    分析着若是带回江南地区,这些新奇的货物能不能卖得出去;若是去掉了购买的价格、一路上的花销之后,又能赚上多少等等。

    结果不去分析还好,一分析他惊讶地发现了一点。

    不管是那一种专门治疗老人眼疾用的眼镜,还是应该只有妇人和兔儿爷才用的香水,这等前所未见的新奇之物。

    就是一些对于他们而言,根本就不算稀罕的百炼钢。

    因为商务司这里那一个惊人低廉的售价,只要是顺路带回去了之后,最少也有能着五倍的利润。

    放到了哪里,都完全能算得上一份好生意。

    仅仅是比起了那些眼镜、香水、肥皂、玻璃等物品,显得利润不大而已。

    然后,更大的一些问题就来了?杜宝君飞快地向着四周看了一眼,能够发现自己能想到的,其他人自然也是想到了。

    在偌大的一个大殿之中,其他一百多号商人皆是一脸的狂热,大有一个买买的架势。

    还是那一种不仅将这一趟运过来的货物,要全部交易了商务司的货物,就连身上携带的银钱,也要花光一般的模样。

    那么在这么大的购买力下,商务司这些号称着动不动数月时间,才能做出一件的宝贝,数量上足够吗?

    果然这样的担心,很快之后就变成了现实。

    在众人嘴里嚷嚷着,‘玻璃杯盏给俺来上二十套’、‘香水来一百瓶、香皂俺要一千块’、‘眼镜我全部要了,可以加价一倍’的喊声之中。

    那位一直用着无可挑剔的仪态、腰背挺直,坐在了太师椅上喝茶的贵妃女相公。

    在放下了手中的茶盏之后,嘴里对着众人说到:

    “各位请少安毋躁,对于你们如此看重商务司的产品,某代替朝廷谢谢各位的好意;只是一应货物的数量有限,怕是你们要求采买数量的两成,也无法满足。”

    听到了这里之后,大殿之中不知道多少人在一脸焦躁之下,就准备豁出去了之后,来上一个高价。

    反正这些好东西仅此一家,买回去后无非是加价出售罢了。

    然而,那贵妃女相公笑吟吟地看了众人一会后,又在随后的时间里,开口给了众人一个选择:

    “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

    朝廷考虑到各位买回去的货物大都一样,难免有着互相恶性竞争,伤了彼此和气不说,也是坠了朝廷商务司的名气。

    所以决定从今天开始,实行那地区专卖之法。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