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像双哥儿和离归家,村里也没少有闲言碎语。

    他本以为还要费一番口舌才能说服丈夫,没想到……

    姚氏别开脸,眼里有泪光闪过,是他低估了丈夫对悦哥儿的爱。

    “夫郎,你这就小看我了不是?”秦二伯哪怕是榆木脑袋,此刻也开窍了。

    他把夫郎拥进怀里,仔细的擦去泪珠。

    “悦哥儿和乐哥儿一样大,周家有丧事才耽搁了,不然悦哥儿该和乐哥儿差不多时间出嫁的。”

    “白虎那个便宜爹娘不靠谱,但是他这孩子对乐哥儿好,我是看在眼里的。”

    “当然,咱们乐哥儿配他绰绰有余,他当然该仔细照料。”秦二伯说着说着,就歪题了。

    姚氏轻轻拍拍他,他才干咳两声继续说下去。

    “要我说周家的老头死得好,才让咱们悦哥儿有机会看清楚周家的为人,不然当初嫁过去,指不定受多少磋磨。”

    “你看双哥儿,和离归家后,瘦得那样,衣服都撑不起来,整个人也蔫吧吧的,比栗哥儿刚嫁过来时还憔悴,要是咱悦哥儿也过成这样,你我不心疼?”

    “我知道你担心什么,大哥这个村长都不怕别人说,我还怕说?你男人我好歹是这十里八村最好的木匠,就算有闲言碎语,也不会说到咱们跟前来。”

    “说得过分一点,他家办丧事不买棺材?还是办喜事不打家具?他们心里都清楚的很,只能背后嚼两句舌根子而已。”

    “只要听不到,那就当没有,总比悦哥儿受磋磨强!要是嫁给周家这种人,我宁愿养悦哥儿一辈子。”

    秦二伯说得很真实,也很有底气。

    三个孩子都已经成亲,最小的这个哥儿陪他们两夫夫最久,他当然想让对方找个好的归宿,前三个孩子的婚事都是他和夫郎仔细挑选的。

    容貌家世不是最重要的,勤快不勤快也并非标准,最重要的品行,品行不端,家宅难安。

    事实也证明他和夫郎眼光还不错,孩子们的小日子都过得挺和谐的。

    即使他们秦家人都对夫郎媳妇好,也不代表他们不知道那些受折磨的媳妇夫郎,过得是什么日子。

    生不如死,形如枯槁,状若疯魔。

    嫁人就是第二次投胎!他绝不允许悦哥儿跳进火坑。

    第205章 旱灾、夜话(5)

    “悦哥儿咋说?”秦二伯心里已经有了主意,周家这门亲,不能结。

    转而关心起小哥儿的情绪,这是他为数不多的细心关怀,全给了家人。

    “媒婆走后我就探听了悦哥儿的口风,也把我的想法给他说了,悦哥儿说,全凭我们做主。”

    “全凭我们做主?悦哥儿莫不是看上那周沽了?”秦二伯眉头皱得紧紧的,他听封儿说过,话本里都是这么写的。

    要是哥儿看上了,就说婚姻大事由父母做主。

    要是没看上,就说还想再孝顺爹娘几年。

    这……

    “不会吧?悦哥儿跟周沽拢共没见过两次,私下里都没说过话。”姚氏慌乱了一瞬,心里木不觉得是这样。

    自己的哥儿自己了解,那周沽长得也不是多俊朗,悦哥儿该不会一眼就看上了吧?

    那也太没眼光了!

    他堂哥们长得多俊,个个都是人模人样的,应该不至于。

    “你明儿打探一下悦哥儿的想法,他要是对周沽没意思,这事就交由我处理。”

    “那悦哥儿要是看上了呢?”姚氏反问,凡事都得做好最坏的打算。

    “那等我处理了,再给悦哥儿找几个俊俏的,让他选选!”

    “周沽想娶悦哥儿,没门!”

    秦二伯咬牙切齿,从牙缝里挤出这几个字,可见是气成了啥样。

    “行吧,我明儿问问悦哥儿,你也别太生气。”

    姚氏打了个呵欠,说了半天,他也困了,这一下午心力交瘁的,乏得很。

    “对了,你怎么处理?”姚氏闭上眼睛之前挣扎着睁开眼问了句。

    “我自有办法,你快睡吧,。”秦二伯抿抿嘴,没敢直接回答夫郎的问题。

    他胆子大了,准备先斩后奏!

    叫上秦封他们这群小子,去把周沽腿打断,看他还有啥脸娶悦哥儿!

    秦二伯决定用最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问题!

    秦大伯家

    大伯母周氏一边给丈夫缝制被刮破了的衣服,一边和他闲话。

    “今下午我见着媒婆进村了,先去了文家,又去了二弟家。”周氏手上的动作不停。

    “媒婆?是悦哥儿的亲事?那文家应该也是吧,终归媒婆上门,也不会是因为别的事。”悦哥儿定亲的事秦大伯自然不会不知晓。

    只是定亲后周家小子的爹死了,给耽搁了,算算时间也差不多有三年了。

    “你瞧着不太对劲,是有啥事?”多年夫妻,秦大伯看出了媳妇情绪不对。

    “我瞧着那媒婆在文家出来后脸色不太好看,后面去二弟家里,更像是被赶出来的。”周氏用剪刀把线头剪掉,撑开一看,缝补得整整齐齐。

    今天下午做饭的婶子拉肚子,她去食堂帮着做饭,正好看见了。

    “我明天问问老二呢。”秦大伯把这事记在心里。

    悦哥儿是他们秦家这一辈唯一没有成亲的人,他的亲事自然是备受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