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55j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八零之走出枣儿沟 > 第114章
    崔家夫妇虽然在股比上占了少数,可谈湘他们这边也让出了厂长一职,算是各退了一步,双方都能相互制衡。

    交完全款后,就是资产交接,杨师傅对原印染分厂的机器设备如数家珍,有他在,交接工作很是顺利,他们不用担心会吃亏。

    接下来就是外部手续办理,工商登记,税务登记,谈湘给新成立的厂子起了个名字:米莱家纺有限责任公司。

    之所以取这个带点洋气的名字,是因为这个时代的人对外国货有滤镜,这个名字比较容易打开市场,今后对外出口也便利一些。

    印染分厂位于原纺织厂的东北角,如今自成一家,那就要和其他分厂区分开来了,这个办起来倒不麻烦,只要在里面用围墙隔开,在东北角那重新开个门就行。

    既然买了厂,那尽快重新投产,让机器动起来就是头等大事,这段时间,每个人都忙了起来。

    杨师傅联系到了原来分厂的工人,选了五位经验丰富人品好的进厂,其中有两位是他的得意门生,五人得到消息都非常高兴,他们没想到自己下岗后居然能这么快就找到工作。

    再来就是原材料和半成品的采购,崔春雷表示这个就交给他了,县纺织厂倒闭的时候仓库里积存了一大堆的白坯布,现在新老板接手应该也头疼着呢。

    其实县纺织厂生产的白坯布质量还是很不错的,他们完全可以就近取材,这样他们能买到物美价廉的白坯布,该省了运费,接手织布分厂的新老板也能清一波库存,一举两得,双赢。

    在原料和工人都到位后,这个新成立的工厂开始了第一次生产,他们打算先印染一批枕套和床单被套,也就是后世所谓的四件套。

    第52章 花开富贵

    不过这个时候还没有四件套的说法,这时候被套还没有普及,被子都是用两块被单手工缝制起来的。

    每到冬天,主妇们拿出衣橱里的棉花被芯,把它放在被单上,然后再在被芯上面铺一张有印花或者绣花的被面,拿出针线和顶针,将三者缝制在一起。

    所以他们生产的产品,严格的来说是五件套。

    首批生产选用的图案必须慎重选择,谈湘为此跑遍了省内大大小小的商场。

    这一圈考察下来倒是让谈湘发现了一件事,这里居然没有“国民床单”的踪迹,她原以为只是他们县没有呢。

    所谓国民床单,那是后世网络上的一种说法,八十年代那批人长大后意外的发现,他们小时候用的床单的图案到花色几乎做到了全国统一,真是又亲切又熟悉。

    “国民床单”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就要数牡丹花床单了。

    谈湘曾以为那就是普通的牡丹花,也不明白为什么那时候所有的床单都要用这幅牡丹花作为图稿,直到现在看到市面上那些毫无魅力的牡丹印花,她才知道那副图稿有多厉害。

    谈湘原来的备选方案里原来也是有牡丹花图案的,之前她还在犹豫,想着要不要优先生产更现代化些的图案。

    但现在她决定了,她要重现这花中之王的风姿,大气又热烈的牡丹花必须成为他们厂床单图案的首选。

    国人喜欢喜庆富贵,牡丹正好满足了这种审美,不能养在盆中,那就让它绽放在布匹上吧!

    可改了好几稿,谈湘总觉得自己笔下的牡丹缺了点意思,于是她便又回到了东山镇的小院,请向慕容丰教。

    慕容丰应了下来,答应帮她修改,并让她三天后来取。

    三天后,谈湘拿到了慕容丰的画稿,只一眼,她就被惊艳到了。

    这款牡丹图稿的形态和布局真的太妙了,恰如其分的展现了牡丹的富贵,此外还多了优雅和美丽,配色鲜艳,组合起来却非常和谐,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这就使它与市面上其他牡丹被面区别开来,顾客一看就知道是精品。

    谈湘又在慕容丰的基础上做了布局调整,最终确定了两版图稿。

    一版采用浅红底色,中间一丛大花,四个角四簇小花,仿佛“四菜一汤”,大红的花瓣边缘呈白色渐变色,叶片和枝干采用棕色渐变色。

    一版采用浅蓝色底色,依然是四菜一汤的布局,花瓣调整为粉白色,叶片和枝干调整为翠绿色。

    选好图稿后,杨师傅带领徒弟开始了制版工作,制版至关重要,它决定着最终成品的质量,能否将设计图纸如实的展示在布匹上,制版是关键的一步。

    在经历了数次尝试和调整后,杨师傅终于拿出了满意的作品,此时的他激动像是年轻了二十岁一般,恨不得到大街上跑上几圈。

    他杨建军老是老了,可这身本事还在,没有退步,他还能继续发光发热!

    开印这天,厂里所有人都到了,白坯布松开,进入机器定型,看着布匹在印花机上一遍又一遍的活动,看着花样一点点出现在布匹上,没有错位,严丝合缝,色彩艳丽,逼真还原。

    崔春雷对着杨建军竖起了大拇指,他现在是佩服的五体投地,他没想到,自己厂居然能生产出这么好看的被面,这比他之前在上海大商场里看到的也不差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