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渺干脆利落解决这个带头的,把他手里的剑扔在这个人面前:“拿剑对拼,或者协助我做活体解剖。”

    “我解刨我解刨!张寇天天对我们横行霸道惯了,我早看他不顺眼,就解刨他!”

    江渺拿出湿纸巾擦擦画影剑上的血迹:“傻孩子,我说的是解刨你,活体两个字没听见?”

    “咳咳。”宿珩闷笑两声,有些意兴阑珊:“许久未见这等贪生怕死的软骨头,呆会儿我便不多言了。”意思就是让她借此人练练剑法,而非拼实战。

    “开始吧。”江渺下手一个横挑,直接在胳膊划开一道血痕。

    “啊!”老绕大叫,慌忙捡起地上的剑去挡,被江渺错开,又是一剑砍在腿上。

    二毛本就中弹,在这儿支撑的迷迷糊糊已经不行了,隐隐约约听见好多声惨叫,然后有个重物压在自己身上,接着腹部一痛彻底失去意识。

    “站起来。”

    江渺负剑等他,直到她把新学的剑招练得熟练非常融会贯通,才把他一剑封喉。

    “剑招练得不错,是用心了的。”宿珩喜欢勤勉的弟子,准确来说是勤勉、聪慧又有天赋的弟子。

    “谢先生夸奖。”江渺一身热汗,把这边尸体处理完拿出集装箱走进去,在里面洗了个澡出来继续睡觉。

    这种需要身法和手法的保命技能,还需日日勤学苦练方有成就。

    来到中午十二点温度越来越高,空气中的血腥味变得浓郁,江渺从空间里拿出空气净化器和香熏放在豪华大床和单人行军床中间。

    她的床又小又窄,宿珩意外:“储物法器里没有多余床铺了吗?”

    江渺:“有,但太舒服的床会让人长期陷入深度睡眠,对周围异样不够敏锐,出门在外还是警惕一点。”

    宿珩建议:“你大可以睡舒服的床,百米之内有人向这边靠近我都能知晓。”

    然而江渺只笑了笑还是躺在行军床上,她向来是自己对自己负责,不会把后背交到别人手里,即便是根本就不属于这个世界,对所有的人或事都浑不在意的仙君。

    见她不愿意,宿珩也不会多劝,躺在柔软舒适的大床上全身放松,真是太享受了。

    一觉睡到晚上七点,太阳还没完全下山但天已经阴了下去,江渺起身活动活动筋骨,临行前再去led厂走一趟。

    还没进门就闻见一股腐臭味。

    江渺换了一个竹炭口罩推开门进去,看见越野车旁边靠着没了气息的尸体,江渺拿棍子给他抻开,卸下车牌用高压水枪把这车粗略洗洗再收进空间里。

    接着她环视这个led厂。

    这是附近占地面积最大的也是唯一有二楼的厂区,也怪不得在地图上只能搜到这一家。这个led厂除了广场大型的led屏幕外,也卖一些小的例如灯带、探照灯、简易贴墙灯等等,看角落里堆着的小纸盒,应该还有在线销售渠道。

    这些东西嫌多不多,江渺一概是能收的绝不放过,直到走到二楼发现一种自己从见过的产品。

    ——像镜子一样带有反光效果的薄金属板卷成直径三十厘米的管状,这些管道有直筒的,有弯道的,一边装有亚克力透明半球,一边是玻璃灯罩。

    江渺看着产品说明书上‘管状天窗’以及介绍下面阳光隧道四个字,一股子天助我也的感觉油然而生!

    这不就是地下室天窗吗?

    这个产品能利用光的折射原理,透过顶上的透明半球把阳光汇聚到管道内,而管道蜿蜒曲折将阳光导入室内采光不好的区域,最后通过灯罩实现大面积照明。

    居然还有这种东西!

    江渺为自己的孤陋寡闻感到遗憾,要是她末日前知道有这种产品,定然早早囤它几十套。

    东西搜罗完,江渺觉得这边人生地不熟也不知道d市的火化业务怎么样,干脆把四个尸体聚在一起,搭上点冰雹时期在阳台收集的残枝落叶,一把火烧了了事。

    开车离开这片小小型工业厂区,江渺今晚的目标是d大的物理实验室。

    路途中,宿珩一如既往睡在后座不发一语,江渺看着后视镜里一动不动的仙君有时候觉得他怕不是什么仙门长老而是睡神转世吧?

    两人一路无话,直到她下车时宿珩才懒洋洋开口:“注意安全,早点回来。”

    江渺:“……”

    他确实是为了换个地方睡觉的是吧。

    d大是纯血理科比起安城大学这种综合性大学,里面搞发明创造的大神很多,有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小发明,让人不明觉厉。

    江渺躲在阴影处借月光花了个亲妈都不认识的烟熏妆,再带上粉红色杀马特假发,一个气质精神小妹新鲜出炉。

    夸张有时候是种更有效的掩饰手段。

    在地图上可以看到。

    d大校区面积是一个不规则六边型,有东西南北四个大门以及西北角一个侧门,单看地理位置,应该是侧门好混进去一些。

    带上鸭舌帽和口罩再给自己多加一重保障,江渺手里把玩着蝴蝶.刀向周边路人传递着不好惹的信息,顺着三三两两的人群往侧门方向走去。

    d大和安城大学一样,很多学生是外市甚至外省的,因为在本市没有家末日来临后只能呆在学校里。

    于是乎学校自然形成了一个天然堡垒,把无家可归的学生们聚拢成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