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55j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致和穿越笔记 > 第43章
    他以为她会先去丰益堂,听说宋大哥也是将上工的地方和居所调了个个儿,他不是很明白,宋大哥为何一定要留在渔利口给他们看房子,不是还有赵婆婆在吗。

    沈芜却问:“为何要找宋楼兰商量?”

    “他……”赵兴连忙改口,“他有本事,又聪明,不找他商量找谁商量啊?”

    沈芜哼了他一下:“人小鬼大。你怎么知道他今晚不在呢?”

    赵兴:“哦,那宋大哥也在,我就放心了。”他怕挨傻姑打,眼尖地瞧见悦来茶馆就在前方,赶忙提醒,“傻姑,到了,你快下去吧,别误了事。”

    沈芜叮嘱他两句才下车,她可没有赵兴以为的小心眼儿。

    悦来茶馆在北城,与东街相隔三四条街,没有东街人多,但它恰好在两条街坊的交汇处,门口人来人往,人群混杂,好一点的商贾显贵不愿意来这里谈事情。因此,为了招揽客人,掌柜在茶馆大堂搭了一个小戏台,有时候会请角儿唱一两段戏,有时候是请说书先生讲两段书,也在清闲时租给某些铺子做货物拍卖。

    今晚是说书,讲的是一段商业传奇,沈芜听了一耳朵。

    这故事里将她卖金银花的事演绎进去,正说到这女子一举成名,遇上来此地巡查的皇子皇孙,两人不打不相识。

    宋楼兰从后堂雅间出来,见她正被掌柜塞了一把瓜子,让她坐下听,故意扰她兴致:“呦,沈姑娘这是来寻人家乐子的?”

    哪有人听自己故事听这么开心的,还是个胡编乱造的本子,里头情啊爱的,也不知道害羞。

    沈芜将瓜子全塞他手里,一手的汗还抓瓜子,她是吃不下的:“你喜欢的话,这乐子给你寻。”

    宋楼兰左颊的小酒窝轻展,捏着瓜子想,她手真小,一把还不够他半把的分量,又还给了掌柜的,跟着她转。

    “你还约了谁来?”宋楼兰见她四处张望,好似在找人。

    沈芜:“哦,我约了大地主何东来到这里来谈事情,我想你可能感兴趣,就叫你一起来了。”

    宋楼兰说不惊讶是假的,没好气地问:“你还真不是单约我一个人啊。”

    沈芜也很惊讶:“我为什么要单约你啊?”

    宋楼兰:“我以为你突然良心发现,想谢谢我帮你们看房子啊。”

    沈芜微微一笑:“那也是要感谢的。”

    转身请掌柜留意,等会儿让小二引去他们的雅间,她自己先同宋楼兰进去,大堂的喧闹渐远,后堂的一叠假山将凡尘隔绝在外,顺着石子小路,不过十几步就到了雅间,雅间门外有一棵开得火红的榴花,很好辨认。

    沈芜说的一点没错,他确实感兴趣,没想到她这么快就会动手。

    而且宋楼兰觉得她今晚好像格外熨帖,问什么答什么的样子,于是进门就问道:“你为何要见何东来,还是在茶馆?你和他有生意要做?”

    不等沈芜答,他又问:“你就算抱上陈小粥的大腿,但也不过是个伙计,他怎么会来见你?”

    又不等沈芜回答,他轻拍茶几:“你是不是打着陈小粥的名号约的他?你果真狡猾,我没看错你。”

    狡猾?是什么好词吗?姑且算是夸赞吧。

    沈芜制止他继续叽里呱啦:“你猜的很对,所以等会儿,他见是我,想走的话,你帮我拦一下,你应该没问题吧?”

    宋楼兰:“当然没问题,我好歹是丰益堂掌柜,是有几分薄面的。”

    沈芜微笑点头,也觉他今日很乖,很听话。

    两人说好后,何东来如约而至,确如沈芜料想,他一见坐主位的是一个又黑又瘦又面生的小丫头,就以为走错了,要走。

    宋楼兰适时开口:“何老爷不会以为我宋楼兰是什么人都相交的吧?”他站起身,介绍起沈芜,“这位就是渔利口来的沈姑娘,现如今在陈记陈掌柜身边当差。”

    何东来一听沈姑娘,才折返回来,连连对宋楼兰拱手致意,入坐后,对沈芜客气道:“没想到您就是沈姑娘,久仰久仰。”

    沈芜亲自为他斟茶,送至他面前:“何老爷,那里哪里。”

    她泡茶分茶的手法简单粗暴,说话口气也生硬,何东来不愿与她这样木讷不懂礼数的人多废话,直说道:“不知道您家主子怎么突然要买地?要建新谷仓吗?渔利口地势不算最佳,我可以用……”

    沈芜也不欲与他东拉西扯,多做周旋,比他更直接:“就要渔利口的地。”

    她虽黑瘦,眼神却锐利如刀,因为瘦,一双眼睛就更突出了,气势汹汹的样子,让何东来下意识屏住呼吸。

    他不高兴地想,连个伙计都这么凶,陈小粥嫁不出去也不单是因为她坏了名声。

    “好。”何东来也不是没脾气的,“渔利口一共是三百六十七亩地,我要五千两。”

    宋楼兰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他不是没见过五千两,他只是自己没那么有钱,也想象不出沈芜这个穷鬼能有这么多钱,再看沈芜却比他平静得多,颇有一种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贞静,语气也一惯的平静,听上去木木的:“五千两买三百六十七亩地,价格虽然高了些,还不算离谱。”

    何东来见这么多钱都没吓住这个乡巴佬,只能硬吹嘘道:“渔利口的地你是种过的,肥沃产量高不说,还临水,方便耕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