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很多个村子。

    海沙帮附近的村民自然是不如武当山脚下的村民幸福,海沙帮的人可不像武当派都是大侠,也有人自私自利、欺压百姓。

    但他们帮派是卖私盐的,又得了新的制盐法子,为了赚钱,他们的工坊一个接一个地开了起来,附近村子木匠们都被叫去做活。

    工坊建好后,又招村民进去做工。

    海沙帮的弟子不可能每天蹲盐坊里亲自干活。

    ——也算是间接给一些人解决了就业问题。

    最初得了图纸的那位海沙帮的长老,也是逢年过节带着海沙帮弟子给神秘女郎烧香烧纸。

    他们这么做,盐坊里的村民有样学样,开始在家里挂画像,摆供品、上香。

    没过几年,早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时青柚并不知道,她被海沙帮附近这一带的人们称为:“盐神”。

    峨眉派的“峨眉飞梭”、“峨眉纺纱机”以峨眉派为中心,最初是在各大门派的辖区内建立工坊,待有见识的人意识到可以以此谋利之后,托关系找峨眉派掌门求情,把工坊建到了更多地区。

    曾经的方姓少女已经剃了头发做女尼,自号“灭绝师太”。她师父风陵师太见她武艺高强、能力出众,把掌门之位传给了她。

    灭绝师太见多识广,知道没有人庇护,工坊开出去很可能被有权有势的人给夺了,可来找她们的人,要么心比天高不以为然,要么背后也有势力,她就不管了。

    风陵师太希望的是峨眉名声远扬,纺织工坊开遍各地,是符合她们峨眉派的利益的。

    其他地区,开酒坊的人致力于将酒卖往更多地方的酒楼,做粮食、蔬菜、瓜果生意的人也有开拓市场的野心,做其他货物生意的自然是更需要大批大批有购买力的人群。

    但这毕竟是元朝统治之下。

    真真正正做生意做得红红火火的,都是有背景有依靠的人。

    更多时候大家只能小心翼翼地躲在各大门派庇护范围内。

    要是离开了辖区,在外行走不慎被元兵抢东西,只能自认倒霉——能活着回到家已经是万幸,人家门派弟子也不可能为了他们几个人去找元兵讨公道。

    “等过了年,咱们去明教的势力范围吧?”

    某个县城里,几家做生意的店主聚在一起“开会”。

    “明教?”有人表示质疑,“不是说明教的人……很古怪吗?”

    “明教弟子是挺奇怪的,做的事情有些……那什么……”

    “但是明教这些年一直打元兵,他们的势力范围大一点。”

    “这倒是……”

    “明教弟子和那些武林正派的弟子也没什么差别,讲究的是讲究的,有些人嘛……唉。”

    “可咱们去,他们接受吗?”有人提出质疑,“不会欺负我们外来人吧?”

    一直拿着筷子夹煮得滚烫的火锅里的鲜牛肉吃的中年男人放下了筷子,端起酒杯喝了一口。

    他说:“别担心,各位,我已经托人问过了,明教欢迎咱们过去做生意。”

    其他人:“……”

    “你问的谁?”

    “就离咱们最近的那个分坛的坛主,我可是把我存的那几坛好酒给送去了。”

    中年男人看着他的兄弟们笑道,“你们也别担心明教的人欺负咱们,要我说,哪里的人又不欺负咱们?”

    其他人:“……”这倒是。

    “那位钟坛主和我说,他们明教欢迎咱们去开店做生意。”

    “明教的势力范围内,路也修得比其他地方的平,对咱们生意人来说多好啊。”

    大家达成了一致意见,便端起酒杯。

    “希望咱们明年能大富大贵!”

    “你这还真是个朴实的愿望啊,那就借你吉言了。”

    几个酒杯碰在了一起,发出了清脆的响声。

    明教之所以欢迎商人去他们范围内做生意。

    ……其实也是因为明教自己人建工坊,搞得多是水泥啊、火器啊、钢铁制品啊这些能用于打仗的东西。

    搞出来也是自己用。

    卖出去?

    做梦呢,这些东西怎么能往外卖?

    能往外卖的也就是胡青牛废寝忘食搞出来的药品,但胡青牛他也忙啊,他在亲自培养军医和随军护士,他要亲自监督制药和做医用器具,他还随时会有新灵感要闭关做实验。

    谢逊他们开了好几个会,提出鼓舞其他门派辖区内的百姓来他们打下的范围内开工坊、做生意、种地。

    范遥觉得可行,他便动了心思准备“偷家”。

    花了心思、精力和金钱,去收买一些有点影响力的人,让那些人给他们明教说好话,劝说那些生意人把店搬去他们那儿。

    夜幕降临。

    千千万万的家庭围着一盏灯光开始吃年夜饭。

    年夜饭吃得早的家庭开始放烟火。

    漂亮的烟花在天空中炸开。

    这一年就这样过去了。

    新的一年即将到来。

    --------------------

    结尾部分我写得很艰难啊

    大家体谅一下我的水平qaq

    第38章 小张教主(二更)

    明教这些年的事业发展得如火如荼。

    五行旗、各分坛的人数增长非常迅速,各工坊生产的用于打仗的器具更是数倍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