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55j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 405对上号
    第406章405对上号

    “小唐啊,稀客,来,坐。”都是老熟人,对于唐植桐的情况,苏处知道的也多一些,没拿架子。

    “谢谢苏处,苏处抽烟。”唐植桐知趣,并没有因为苏处的和气而自抬身价,将方圆给自己的那盒华子掏出来递了过去。

    “嚯,档次不低嘛。”苏处没有拒绝,当着唐植桐的面拆开,抽出来递回来一颗。

    “方科给的,我就这一盒,借花献佛。”唐植桐起身划着火柴,给苏处点上烟,接着自己才点上。

    “你真是老方的福将啊,去了押运,干了那么多的事,我看着都眼馋。”苏处抽上一口,赞道,方圆因为前阵子种南瓜的事情受到了点名表扬,拿了个“先进单位”,局里上上下下脸上也有光,他还是很羡慕的。

    唐植桐刚想谦虚两句,就传来了敲门声,待苏处说进来后,程海端着一杯水进来,放在了唐植桐面前:“唐老师,喝水。”

    “谢谢。”唐植桐欠身虚接了,从普通办事员到领导秘书,那是程海的造化,不能仗着帮了他一点就摆谱。

    “小程,你留一下。”苏处看程海有往外走的意思,把他喊住,然后对唐植桐说:“我听小程说,你是来还车的,想好了?”

    “嗯,想好了,我爱人那凑巧有张票,就买了一辆。您对我挺照顾的,我也不能老给您添麻烦不是?”唐植桐变通一下,简略的说了一下还车原因。

    “我可不去猜领导的意图,反正你是撞我枪口上了,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苏处呵呵一乐,说道。

    “得嘞,给市局同志们添麻烦了。”这种事瞒不住,只要市局想查,早晚能查到自己身上,此时也只能认了。

    “小唐啊,你这觉悟不低嘛。”苏处听懂了唐植桐的言外之音,问道。

    唐植桐见过“奉旨”上门要捐助的,一旦被披上“好人”、“善人”的外衣,而自保能力又不足的话,非常容易遭到反噬。

    “是真不愿意在社会上出名?”苏处非常明确的跟唐植桐确认道,机会难得,有些人巴不得出名趁早,他当然要问清楚。

    “嗯,我知道了。”苏处将烟掐灭,吩咐程海道:“小程啊,一会跟小唐一块下去,接收一下自行车。”

    “瞧您说的,组织才是我的依靠,没有市局的培养,我啥都不是。”唐植桐确认道。

    “唉吆,苏处,您真是料事如神。”救人见报,那就是社会提倡这种事情,而且报纸上也没有出现自己的姓名,加上这年头没有连续报道的习惯,唐植桐觉得报纸不会再往深了挖了,这回就没有遮掩,大方的承认了。

    “人怕出名猪怕壮,我还年轻,我还是觉得低调一点对以后的发展更好一些。”唐植桐点头,表达的也非常清楚。

    “不是,挺简单的一事,怎么搞这么大阵仗?”唐植桐吃惊的瞪大了双眼,唐植桐自认为还车是为了避免被人抓住小尾巴,也默认岳母也是这层意思,难道这里面有其他隐情?

    “好你个小唐啊,做好事不留姓名,还无名氏,还亮徽章。你知不知道,因为这事,昨天市局把城区的投递员排查了一遍,加入组织的,身材高大的,还得是年轻小伙,符合条件的没几个,好悬没搞的人仰马翻。”苏处指指唐植桐,笑骂道,明面上带有指责,暗地里却都是表扬。

    “您说的对,要是再有记者来打听,领导来上一句:我们市局职工都是好样的,这种小事不用报道。把一人夸大到整个局,咱市局的格局是不是一下子就上来了?”唐植桐循循善诱,他是真的不想在这方面将自己的名字广而告之。

    “嘿嘿。咱单位最多到年底就要提级,唐老师到时候肯定会水涨船高,我在这提前恭喜了。”程海是不方便评价此事的,于是乎说了些自认为唐植桐不知道的,至于后面唐老师知道消息后怎么去争取进步,那就都是他自己的事了。

    “谢谢苏处,您先忙着。”听苏处这么说,唐植桐立马起身,将烟头怼进烟灰缸,告辞。

    “嘿,这小子隐藏挺深啊,从来没漏过口风,还好我没得罪人的习惯。”苏处好处给的足,收礼也收的坦然,他能做出这种来,唐植桐只是略微有些意外。

    “您言重了,罗志平是我们班长,威望很高,我在班级中一定配合好他的工作。”唐植桐伸出双手迎上去,虽然不知道苏庆祥和罗志平的关系,但能让苏庆祥提这么一嘴,肯定不是表面上的上下级关系。

    “那是苏处的外侄。”程海看四周无人,低声回道。

    “四九委培进修的就你和小罗,你办事稳妥,平时多照看着他点。”苏庆祥也站起身来,主动朝唐植桐伸出了手。

    “你这话,我只信一半。该不会因为这个吧?”世上哪有那么多凑巧的事?更何况苏处可是见过唐植桐要价的模样,随即苏处抽出一份报纸,找到那份报道,点给唐植桐看。

    “哎,这种麻烦我们还是喜欢的,邮局的同志做好事不留名,无名氏大家不知道是谁,但大家都知道邮局啊。”苏处摆摆手,一点都不认为这是麻烦。

    待下了楼,唐植桐才向程海问道:“程老哥,苏处和罗志平有其他关系?”

    “谢谢程老哥,借您吉言。不过这是不大可能的,我来得晚,资历浅,何况还在上学,我可不敢盼着。倒是程老哥,到时候肯定会提一提吧?”唐植桐掏出烟,主动给程海递了一颗,他明白程海的意思,但又不能表露出来任何野心。

    保险起见,尘埃没有落定之前,唐植桐肯定不会跟任何人透露这档子事的。有多少人翘尾巴倒在了公示期?这种事唐植桐见多了。

    “全凭领导安排。”程海咧着嘴,跟唐植桐说着场面话,掏出火柴来给唐植桐点烟。

    “嘿,那就是有谱。”唐植桐摆手拒绝了,自己拿出火柴,自己点。

    就两人目前在市局的身份、位置来讲,不能说调个个,但也差不多。

    众所周知,秘书这个身份得让人高看几眼,具体是几眼,那得看水涨得有多高。

    两人抽着烟聊了两三分钟,抽完后,程海说道:“唐老师,我得上去守着点,不能在外面太长时间。”

    “好嘞,走,咱去验验车。”唐植桐将烟头扔地上,用脚捻灭。

    <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div>

    “验啥验,还能信不过唐老师?您给我指一下是哪辆就行。”程海是个会来事的,况且这是局里的自行车,修车可以报销。

    “谢了,正常骑的,才年把的新车,没啥问题。”虽然程海这么说,唐植桐还是解释了一句,然后指给他具体哪一辆,将钥匙交给程海后,才告辞离开。

    尽管程海着急上去,但依旧将唐植桐送到门口后才转身离去。

    唐植桐从市局出来并没有着急去邮电学院,而是去了顾勇租的小院,既然请假了,就务必物尽其用。

    叮叮咣咣一上午,唐植桐终于把小木屋做好,模样有些丑,除了房顶,四面还有点漏风。

    唐植桐叮叮咣咣的时候,苏处先是让程海去了一趟局长办公室那边瞅了一眼等待汇报的人数,而自己加快了与汇报人员的沟通速度,中午下班之前,去跟胡局汇报了一下报纸上“无名氏”想低调的事情。

    胡局一听“无名氏”叫唐植桐,就上了心,想起了前阵子郝仁的那通电话。

    郝仁当时说他老首长的孩子受了些牵连,胡局非常清楚方圆的背景,再加上是“牵连”就不可能是方圆。

    胡局当时了解过事情的始末,那次只牵扯到方圆和唐植桐两人。

    事情过去后,胡局也跟方圆旁敲侧击过,唐植桐虽然刚加入了组织,但家庭很普通。

    胡局对此是有猜测的,但这事压根就不能打听,所以只能到此为止。

    “这小同志不错嘛,叫唐植桐是吧?他结婚了吗?”胡局手指在桌面上点了几下,沉吟片刻,问道。

    “结婚了,他这次之所以来还车,也是因为他爱人那边有张票,自己买了一辆。”苏庆祥有一说一,将自己知道的毫无隐瞒的汇报给胡局。

    胡局听后点点头,所有的事也串起来了:“小唐同志觉悟很高嘛,我记得他是咱们市局的委培大学生,读什么系来着?”

    “对,今年刚去的,在有线系593班。”堂堂一局之长,管理着好几千人,苏庆祥没想到胡局竟然对唐植桐的情况这么了解,也得亏是罗志平和唐植桐一个班,否则这个问题他还真答不上来。

    “嗯,不错。这事就按小唐同志的意思办吧。小唐同志为咱们单位争了光,咱们也不能在这些小细节上掉链子。”胡局点点头,也不知道是夸苏庆祥了解的不错,还是夸唐植桐不错。

    苏庆祥汇报完,从胡局办公室出来,心道:还是小瞧了唐植桐啊!

    待苏庆祥出了办公室,胡局直接拿起电话摇了起来,接通后说道:“老颜啊,找到人了,是我们局的一位小同志,叫唐植桐,在邮电学院委培上学,有线系593班。”

    “好了,我记下了,谢谢你老胡,回头请你喝酒。”声音从电话那头传来。

    “不行,不行,这可不是你一句谢谢就糊弄过去的,就因为帮你找这个人,我们市局搞的人仰马翻,你得来点实际的。”胡局在这边讨价还价。

    “喝酒还不够实际?”电话对面不同意了。

    “我可喝不起你的酒,这样吧,等年底的时候,你给我们市局批五百吨煤吧,我们照价付钱,一分钱都少不了你的。”胡局开出价码。

    “你怎么不去抢??你当物资局是我家开的??一百吨,爱要不要!”对面声嗓高了两度。

    “这个小唐同志为人很低调,不想出名。老颜啊,你可别大张旗鼓啊,这个信儿值得再加点吧?我们人多,一百不够分,两百吧,大家都相互体谅一下嘛。”胡局也不恼,继续争取道。

    “你他……你就是个土匪!”对面差点骂娘,说完径自扣了电话。

    胡局挂了电话,靠在椅背上,心里叹了一口气,今年冬天不好过,能借到小唐的光给大家搞点煤也不错。

    唐植桐对此一无所知,为了保暖和试验图纸上炉子的性能,他正在和泥,掺上干草的那种,用的都是空间里的东西。

    弄完泥,唐植桐又从空间薅了些去年囤的砖块,找了几块铁条,按照图纸上炉子的形状,在小木屋里做了一个放大版的炉子,能放大锅的那种,为了方便排烟,还贴心的弄了个砖块的烟筒,直通屋外。

    干完这些,唐植桐也不待炉子干透,直接塞上木柴,点上,效果杠杠的,就是整的屋里烟有点大。

    烟也好解决,堵住炉口,让烟顺着烟筒出去呗,堵炉子就用熬蚝油的那口大锅,然后里面盛上一锅水,不用怕烧干。

    干完这些,唐植桐才抽出空来洗洗手吃口饭。

    唐植桐看看手表,还有个把小时就放学,显然今儿是去不成学校了。

    既然去不成,总得把木屋的保暖弄好,和泥可不只是为了垒炉子,还有糊墙。

    若放一般的民房,恐怕不会有人用泥巴去糊,因为这玩意怕雨淋,但唐植桐做的这个不怕,也就寒冬时节用几天,那时候没有雨,只要不透风就行。

    糊完泥,唐植桐满意的看着自己的作品,尽管丑了点、凑合了点,但遮风取暖是没问题的,能用!

    若不是有空间在手,事半功倍,就这点工程,唐植桐觉得自己得专心干个四五天才能完工。

    眼瞅着就要小王同学下班的点,唐植桐洗把手,饬了一把仪容,将放在旁边的外套穿上,然后将整个小木屋薅空间里,出了门。

    “你这鞋上怎么都是泥啊。”刚一见面,小王同学打量几眼丈夫,就问道。

    “哦,学院里今天组织劳动了。”唐植桐谎话随口就来,否则解释不了这种细节。

    “回去脱下来,我给你刷刷。”小王同学理解,这年头各单位参加点劳动是很正常的事情,她之所以每次见面打量丈夫,并不是为了挑刺,而是因为在意。

    “行,怪不得我看你越来越美了,原来是在贤妻这条路上越走越远了。来,奖励苹果一颗。”唐植桐的甜言蜜语就如同谎话一般,张口就来,把小王同学哄的高高兴兴。

    “讨厌,又乱花钱。”虽然嘴上这么说,小王同学接过苹果,然后递到唐植桐嘴边:“你先吃。”

    感情需要经营,画面一时比嘴里的苹果都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