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02章401吃鱼

    “妈,如果后面找一批合适的知识青年培训,他们会拿到资格证吗?能证明医生身份的那种证书。”唐植桐又隐晦的多提了一个要求。

    唐植桐曾经看过一些报道,有些赤脚医生、代课老师干了大半辈子,到最后却过得很艰难,他想力所能及的在源头上把这个漏洞给补上,当然也是让叶志娟在这件事上不被翻旧账。

    “你说的卫生防疫员、妇幼保健员吧?卫生部门前两年出台了《卫生技术职务名称和职务晋升暂行条例》草案,符合规定的可以去考。”叶志娟明显是了解过的,耐心的回答道。

    “那就好,那就好。最好在第一批的时候把这事办的漂漂亮亮的,也给后面的人打个样。”一听这岗位称呼就是最下面的那一层,但唐植桐觉得有这么个证就行,机遇已经给了,也领进门了,后面能不能晋升,就得靠知识青年人了。

    “嗯,我知道了。”同样一件事,有人会认为是查缺补漏,有人会认为是指手画脚,叶志娟自然是知道唐植桐的好意,点头应下。

    “妈,其实还有一件事。这书肯定是要出版的。总序这一块肯定要写一下整理这本书的动机吧?到时候能不能找位说话有份量的人给署个名或者提个字?”唐植桐又提了一条建议。

    出书立传是个非常涨面子的事情,大部分书籍在出版的时候,都会有一篇总序的东西,内容嘛大多数时候都是对这本书的夸奖。

    这个夸奖分两种,一种是真觉得这本书好,上杆子给写序,另一种就是人情世故了。

    唐植桐提总序的事情,有人情世故在里面,更重要的是认为这本书值。

    找大能去写序,一方面能加大手册的份量,也是为叶志娟和她请的人创造拉关系的机会,等以后手册的功效显现出来,那么大能就是独具慧光、识人善用,反正没坏处。

    “我一时就想到这些。”唐植桐挠挠脑壳,他是知道李大姐的,听过她的大名,有她出面,这事稳了。

    “这我可做不了主,得问咱妈。”唐植桐不想做钓鱼佬,也不想把小舅子培养成钓鱼佬,毕竟王家的资源还指望着他长大后继承呢。

    “等你姐夫有时间吧。”叶志娟点了点头,嘱咐唐植桐道:“桉子,敬民性子有些跳脱,能不能钓到鱼不重要,重要的是趁机磨磨他的性子。”

    还有几年就起风了,到时候肯定有人兴风作浪,唐植桐倒不太担心有人会拿这个手册说事,毕竟大义是站在自己这边的。

    “好嘞,那我下次再去的时候带着敬民。”既然岳母大人吩咐,唐植桐自然是要听的,只不过他没想到叶志娟同意儿子去钓鱼竟是为了磨炼性格,这可能就是叶志娟与普通市民在眼界上的不同吧。

    “妈,妈,我能跟姐夫学钓鱼吗?”王敬民是个行动派,在听到唐植桐如此说之后,立马请示叶志娟。

    剩下的就是注意姿势,然后用力的向内、向上冲击腹部。

    即便到时候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也没啥,等风过后,没受点委屈反而会因为太干净而显得格格不入。

    所谓剪刀是指的定位,中心点在肚脐上方两指的地方,两根手指头放上一比量就是,两根手指形似剪刀,所以叫“剪刀”;

    所谓石头就是将一只手呈拳状放在中心点的位置上;

    唐植桐知道,如果这个“XX急救法”如果通过评审,写到手册的话,那他的名字出现在编者名单里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姐夫,我要跟你学钓鱼,我要天天吃鱼。”王敬民看到唐植桐后,坐起来,跟姐夫提出了学习的请求。

    唐植桐写完,检查一遍,在确认没有语句不通顺、没有歧义、没有错别字后,才起身出去。

    在网络发达的年代,海姆立克急救法已经被总结的非常简易、好记,用“剪刀石头布”就可以很快的记住。

    哪怕别有用心的人到时候拿这个说事,唐植桐也不惧,见招拆招呗。

    “那我找机会跟李大姐汇报一下。”叶志娟点点头,依旧没有拒绝,反而追问道:“还有其他需要注意的吗?”

    唐植桐对此心知肚明,但写的时候还是尽量用朴实的语言去描述如何去做,而不是将这套成型的直接拿出来用,否则就显得这套方法被自己总结的很成熟,那就不是显眼而是扎眼了。

    吃完饭,唐植桐借用书桌大概写了一下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几个要点。

    历史规律在那摆着,唐植桐还是有点想进步的。

    由于回家还要再做一条黑鱼,唐植桐和小王同学没有在椿树胡同多待,喝了点水,聊了几句后就离开了。

    王敬民此刻正心满意足的瘫倒在沙发上,老老实实的自己揉着肚子,没有去挑衅两个姐姐。

    布就更好理解了,伸出另一只手,包裹住拳头即可。

    黑鱼学名乌鳢,又名财鱼、乌鱼、蛇头鱼、七星鱼等,地方不同,叫法也不一样。

    黑鱼的长相怪异,尖尖的脑袋,黑色的身体,再加上恐怖的花纹,难免给人留下丑的印象。

    尽管长得难看,却掩盖不了黑鱼绝佳的味道和极高的营养。

    黑鱼的肉质鲜嫩、紧致,吃起来稍微有些弹性,很劲道,而且黑鱼的刺很少,只有脊骨处,鱼鳍处有些刺,其它地方基本都没有刺。

    “哥,这鱼好丑啊。”凤芝很相信哥哥的厨艺,尽管已经在偷偷咽口水,但依旧嫌弃黑鱼的长相。

    “长得不好看,但好吃。今儿给你做一个你没吃过的口味,保证你馋掉舌头。”唐植桐麻溜的将鱼处理好,内脏扔到鸡圈里任由几只母鸡抢食。

    “好!我给你帮忙。”凤芝作业已经写完,鱼肉在前,压根就舍不得离开。

    “去跟咱妈拿瓶番茄酱。”唐植桐一边片鱼,一边吩咐道。

    “得令!”凤芝盯着鱼看了一会,然后飞快的跑开了。

    去的急,回的也快,仿佛时间再长点,鱼肉就会飞走一般。

    黑鱼的做法多种多样,好的食材基本上怎么做怎么好吃,但限于目前的物质条件,唐植桐选了最省油的炖。

    <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div>

    在炖鱼片之前,唐植桐先将鱼头、鱼骨下锅,打了一锅汤,将鱼汤盛出后,连锅也没刷,准备炖鱼。

    唐植桐今儿打算做的是番茄鱼片,理论上来说,这道菜最好有西红柿打底,但唐植桐不好当着家人的面堂而皇之的往外掏西红柿,只能用前阵子做的番茄酱凑合一下,毕竟没有任何添加剂,想必做出来味道也是挠挠的。

    在锅中倒入少量食用油,然后下番茄酱,略微再加一点盐、糖,翻炒一下倒入开水,等水沸后就可以下鱼片了。

    时间不用太久,三五分钟,将鱼片煮熟,偷偷放点料油进去,香味挠一下就上来了。

    唐植桐就将锅从炉子上端下来,准备盛盘。

    “小姑,小姑在家吗?”鱼片也出锅了,也有凤芝的小伙伴上门找凤芝。

    来的人是隔壁马大爷的孙女,麻三哥亲大哥的闺女,跟凤芝同岁,是同班同学。

    “巧儿,啥事?”凤芝眼睛不舍得从番茄鱼片上挪开,跟自己的小伙伴打招呼。

    “那个……我来问问,咱星期天都有什么作业。”巧儿看了眼鱼片,咽了口口水,强迫自己的视线从鱼片上挪开。

    “哦,语文生词抄二听一,数学两张口算。”凤芝没有怀疑自己的小伙伴,掰着小手指头将作业一项项口述给她。

    “哦,谢谢,那我先走了。”巧儿说完转身,临走之前还不舍的看了一眼鱼片。

    “巧儿啊,今天在这吃点吧。”唐植桐和气的让道。

    小孩子心思浅,兴许是真的过来问作业,但也跟飘出去的香味有关。

    “谢谢叔,俺奶说了不能在外面吃饭。”巧儿摇摇头,回了一句,撒丫子跑了。

    独门独院是好,但眼下在室外做饭难免会有味道飘散开来。

    饥肠辘辘的状态下,人的鼻子会特别灵敏,等明年再往家里带吃的,一锅饭街坊四邻都能闻见,到时候能把隔壁小孩馋哭。

    让人嫉妒、眼红可不是什么好事,闹不好就会有人举报,到那时可就不好解释食物的来源了。

    唐植桐也犯愁,但也总不能为了这个就真饿着吧?可不饿着,又怎么解释来源呢?

    程海知道为了孩子换个环境,唐植桐自然也是知道的,但自己这可是一套房子,换起来难度非常大。

    “桉子,你这做的太香了。盛出一碗来吧,我送马大爷家。”张桂芳将一切看在眼里,吩咐儿子道。

    “好嘞。”唐植桐也不推辞,麻溜的盛菜。

    唐马两家多年邻居,互有来往,前两天马大娘还给凤珍、凤芝拿来了好几个石榴,自己小时候也没少吃马家的菜,邻里之间人情味十足。

    等高楼大厦林立,大家住的宽敞之后,别说上下楼的邻居,恐怕就连隔壁门什么情况都不知道。

    日子好了,心与心的距离却远了,所以才会有人掉过头来说大杂院多好多好,但真让说这话的人再回到大杂院去住,他们大概率是不会同意的。

    只能说坐在地上想上天,当了富豪想成仙,人心是不容易满足的。

    等张桂芳回来,马大娘还给压了两个石榴做回礼。

    这一顿,凤珍、凤芝吃的都挺饱,尤其是凤芝,跟王敬民一个做派,区别在于唐家没有沙发,凤芝是一边在屋里走,一边揉肚子,尽管撑得慌,却心满意足。

    1959年10月19日,农历九月十八,星期一。

    几位去参加劳动的同学动作明显不自然,一天的辛勤劳作,肌肉酸痛在所难免,但他们没有一个抱怨的。

    大课之后的自习,这几位同学蹒跚着脚步,找上唐植桐道谢。

    “我看你们疼的不轻快,就知道没一个偷懒的,都是好样的。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昨天的饱饭是你们辛苦劳动换来的,应得的,不用给我道谢。”唐植桐笑眯眯的跟这几位同学客气着。

    “那也得谢谢唐老师给了这么好的一机会。”尽管浑身酸疼,但同学们明白事理,这种机会累,但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去得了,他们来回的路上可是打听了,就有线系593班过去的同学多,他们自然会认为是唐植桐在里面出了力。

    “大家都是一个集体,相互帮忙是应该的。你们回头去浴室多泡一会,对恢复疲劳有帮助。”尽管唐植桐知道世界上除了父母对子女的爱以外,没有什么是应该的,但场面话说的还是要漂亮,有些虚伪,但也是成年人的常态。

    “谢谢唐老师……”

    在被唐植桐夸了几句后,几位同学面带得色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昨晚,这几位回来的时候已经不早,回到宿舍更是倒头就睡,什么内情也没来得及了解,现在正好有时间,就有其他同学跟他们打听情况。

    这几位同学没有藏着掖着,小声的跟其他同学讲着工地上的见闻,当然,主要是饮食方面。

    “那窝头一个能抵上我两个拳头大,我一顿吃了六个!”

    “你才吃六个,我下午那顿吃了八个,把我给撑得,今天早上都没吃早饭。”

    “你还好意思说?前天晚上你就没吃饭,打算空着肚子过去狠狠吃一顿吧?”

    “瞧你说的,光我饿着肚子吗?你不也是只喝了一碗汤?”

    ……

    唐植桐光听着,也不插话。

    空着肚子去,捧着肚子回,也不算丢人的事,几十年后大学生吃个自助都能扶着墙进,扶着墙出。

    还有一些一分钱薅到洗衣液、纸巾啥啥的,被舍友疯狂嫉妒。

    尽管有占小便宜的嫌疑,但只要合乎规则就不丢人。

    想要民众知荣辱,首先得仓禀实。

    毕业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宁愿去送外卖、送快递,每回公布人均收入都喊着扯了后腿,裤衩子都拽下来之类的话自我调侃,却从没想着去偷、去抢,已经非常有底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