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组灯牌被人举起,举灯牌的人排成心形。

    考研的林维微、出国的商陶陶、在拍戏的秦川、忙着开公司的程淮和江湛还有一些以前的同学都出现在这里。

    灯牌上的字组合在一起,是一句话——袅袅,你愿意嫁给我吗。

    舞台的灯再次打亮。

    他站在台上。

    五光十色的舞台灯集中在他身上,光芒耀眼如星,仍不敌他半分。

    谢意站在那里:“袅袅,余生那么长,我只想和你度过。”

    “所以,你愿意嫁给我吗?”

    第64章 一路两个人

    八月末的一中,开学前几天。

    毕业季与开学季之间,只相隔短短两三月。

    却好像过了那么久。

    十三岁时初一在教室第一次遇见,十五岁时从三年后重生回来互换身体,十六岁时瞒着家长和老师偷偷早恋。

    那个时候他们牵个手都会让她脸红半天。

    最亲密的接触就是晚上一起逛操场,在黑暗中勾着对方手指,一前一后地走。他难得想要逾矩一次,亲吻她一次,却在操场上被教导主任抓个正着。

    赵岁袅抬头环视一圈,一中的操场一如七年前,八百米的跑道上有顶着烈日小跑的学生,住在附近家属楼的教师家属从操场边走过。

    也还是同样的台阶,七年前她站在台阶上,谢意站在台阶下。

    她低头,他仰首。

    教导主任的手电筒突然对准过来。

    七年后的现在,摄像机的光对着她闪了闪。

    赵岁袅有些楞神,摄影师叫她:“新娘侧着脸看新郎,笑一下。对,新郎牵着新娘的手,像牵着公主的王子那样。”王子和公主,他的描述让赵岁袅想笑。

    谢意穿着西装,笔挺地站在那,握了握她的手:“乖,你看我。”

    赵岁袅的视线跟着转移,看着被他牵着的自己的手,戴在无名指上的钻戒,和谢意是同一对。

    拍完一整套衣服,摄影师让他们休息会,换下一套。

    大夏天穿着一整套繁覆婚纱拍婚纱照略有些热,她额上沁出些许汗意,谢意用纸巾压在她额上,轻轻拭去,让她去换衣服。

    六月在演唱会上答应完求婚,七月两人领了证,八月份拍婚纱照。

    两人重新回到一中。

    还记得十八岁那年,毕业聚会结束后在操场许下的誓言吗。

    ——你的梦想是什么?

    ——我想回到学校拍婚纱照。

    那么现在,如你所愿。

    谢意换好衣服,手插着兜站在草坪上等他的新娘。等了会,赵岁袅才从教学楼的方向过来,和他说:“谢意,刚才我碰见卓老师了,她带这一届的高三,现在已经开学了。”

    谢意问:“你们说什么了。”

    正值午休时间,赵岁袅提着婚纱裙摆进去时,正好遇上从里面抱着教案出来的英语老师卓娅。彼此一眼认出对方,卓娅笑着说:“这几天还和你们常老师和黄老师提起你们,他说你们想回学校拍婚纱照,我还在想有没有可能碰上。运气也真是好。”

    赵岁袅和她打招呼,找身后的助理要了张提前备下的请帖,给她:“请帖都发出去了,这一份正好亲手交给老师,老师有时间不要忘记来参加我们的婚礼。”

    卓娅欣然接下:“有时间,一定有时间。”看着她,感叹道,“我虽然不是你和谢意的班主任,但也教过你们。你们俩一直挺好的,以后也要好好过。”

    赵岁袅道过谢,才去换了衣服出来。

    已经是最后一套。

    这一套,有点与众不同。摄影师也觉得有趣:“七年了,你们这校服保存得挺好的啊。”来之前就听说过今天拍的这一对的新人的故事,从校服到婚纱,如今一毕业就要结婚了。

    高一时期运动会定制的校服,两人到现在都保存得好好的。

    赵岁袅的衣服上还有那时候谢意给她的亲笔签名。

    谢意后来又长高了些,还好那时衣服都习惯买大一号,现在穿起来也还合身。

    高三的学生准备回教室上课,有些经过操场这边看到拍婚纱照,在一边围观。

    “我的妈,这个男的好帅啊,我要呼吸不过来了。”

    “……你不认识他吗?”

    “难道我应该认识这个大帅比吗……”

    “你什么记性,上次期末考空间还在疯转他的照片,就那条——拜谢神考高分,你忘啦?”

    “啊!!!我想起来了,是我们学校出来的状元男神啊!”

    他们还在私语时,已经有人往赵岁袅和谢意的方向跑过去了。

    一个女生刚放学,背著书包跑到赵岁袅面前,扶着膝盖,气喘未停。赵岁袅转过头来看着她,女生捧着自己的精装版《九重门》,眼睛亮亮地看着她:“澜大澜大,可不可以给我签个名啊!”

    赵岁袅说好,不过感到诧异:“你随身都带着我的书?”

    赵岁袅后来也开过不少签售会,关于她的学历和个人信息早已流传出去,在路上被认出已经不稀奇,不过遇到随身掏出她书的人还没几个。

    女生把笔递给赵岁袅,有些不好意思:“我们班主任说过澜大你的事,说他曾经教过最好的那一届,出了几个很厉害的学生,还给我们展示了你送给他的签名书……”语气里满是羡慕,她说,“然后黄老师那天在办公室和老师们在讨论澜大你可能要回来拍婚纱照,我来这里蹲点几天了。”

    赵岁袅在书的扉页上签下自己的笔名和祝福语,还给她:“你们班主任是黄河老师?”

    “是啊。”

    “好好学,黄老师人很好,讲课特别棒。”

    女生连声应着,教学楼铃声响起,要上课了。女生抱著书和她挥手再见,赵岁袅笑着同她告别,女生一边跑一边回头。

    赵岁袅回头,看着谢意,他也正看着她。赵岁袅说:“怎么感觉我们回学校拍婚纱照,老师们比我们还要兴奋呢。”

    谢意拉着她的手,把她拢入自己怀中,“因为在我们怀念那些年的人和事的时候,老师们也在想我们。”

    ……

    婚礼的时间定在谢意完成和齐教授的最终实验后,几年前他们的理论研究被证实了正确性,齐放带着谢意继续他们的后续实验。

    这几年逐渐完成写作转型的赵岁袅也接下了几个正剧的剧本。

    婚礼前一周,《女帝纪事》经过几年的拍摄终于拿出精美成品,在几个最出名的卫视的黄金时段正式开播。《九重门》借着同系列原着的热度开始宣传,男女主人选作出官宣,在赵岁袅的举荐下,这两年在娱乐圈崭露头角的秦川拿到了男主的角色。

    毕业后的每个人,奔往天涯海角,都过上了属于自己的生活。

    即使生活忙碌,但收到赵岁袅和谢意的请帖后,他们都义无反顾地放下手中事情赶了回来。

    婚礼那天,赵岁袅醒得很早,外面天还没亮,洗漱好出去时,外婆和俞璧鸿坐在一起等她已很久。

    俞璧鸿要给赵岁袅准备早餐,外婆不愿意,她一定要亲自做给赵岁袅。一边给赵岁袅准备早饭,一边还要絮絮叨叨:“我就不该放心你。你和曲衡结婚那天我和袅袅说让她晚点结婚,你明明听得清清楚楚,结果转头就让两个孩子订婚,这才订婚一年,袅袅也才毕业,两人说结婚就结婚了。”

    “还有啊……我都听说了,袅袅和谢家的孩子哪是大学认识的,两人高中就开始恋爱了。俩孩子早恋的事你可一点都没和我说,”外婆动作利落,很快安排好早餐,端着盘子不让俞璧鸿插手,声音忍不住提高了些,“你和你女儿,真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俞璧鸿推了推赵岁袅的外婆,哎了一声,“妈。”

    赵岁袅站在门口,尴尬地听完了全部。

    外婆倒是若无其事,说:“你们哪,”把干净的餐具递给赵岁袅,“袅袅你快吃。”其实老人们念叨多半是因为他们关心。

    赵岁袅这会心里紧张,勉强吃了几口垫肚。

    过一会,林维微、商陶陶还有隋辩都赶了过来,化妆师给她和伴娘团化好妆,等待谢意和程淮、秦川、江湛几个人。

    林维微到处找地方藏等会要让谢意找的红鞋,商陶陶拉住她让她别太为难谢意,隋辩在一边看热闹,想笑。

    等谢意带着伴郎团过来时,林维微领头把门堵住,不让他们进去。谢意非常直接地给她们塞红包,红包的厚度让商陶陶吃了一惊,林维微想再拦,谢意又给她们发红包,那份量拿在手中沉甸甸。

    接亲游戏过后,赵岁袅坐在床边,看着向她走来的谢意。

    眉眼含笑,在这样喜悦的时刻,他难以自抑。

    找红鞋的部分对谢意一点难度也没有,他找到红鞋,单膝点地,跪在她面前。他的掌心里躺着她秀气的足,微翘的脚趾抵着他的指根,如同对待绝世珍宝一般,谢意握着她的足为她穿上红鞋。

    指间温度贴着赵岁袅纤瘦脚腕,谢意将她的脚轻轻放在地上,抬眼和她相视一笑。

    就让我们以后的生活,如这红鞋的寓意一样,喜庆红火,和谐美满。

    接亲结束,谢意带着赵岁袅和伴娘伴郎团乘坐婚车到婚礼现场。所有人都在那等着他们。

    婚礼开始。

    赵岁袅挽着俞璧鸿从红毯那头,一步步,走到谢意面前。

    露天的草坪,碎金色的阳光温柔撒下,像是一场梦境。到很久以后,也难以忘记如此阳光明媚的一天。

    他们交换戒指,对彼此诚恳地宣誓。

    高中的班主任常江做了他们的证婚人,又说起七年前的那个九月,他作为他们的班主任见证了他们的开始,也有幸能见证他们美好的后续结局。

    赵岁袅看着谢意,他抿着唇,笑意淡淡。

    只有他们两个才知道,那远不是他们的开始,在更早以前,奇妙的缘分就将他们联系在了一起。

    ……

    七天后。

    海滨小岛,气候宜人。

    谢意牵着赵岁袅的手,赤足踩着柔软细沙往前走。

    “袅袅、意意,回过头看妈。”

    向晴在身后举着相机,镜头对准他们。

    赵岁袅扯着谢意回身,摆了个姿势,抱着谢意合照。

    谢意偏着头,手放在赵岁袅肩上,为了拍照的刹那无可奈何地笑了下,等照片拍完,同她低低说:“袅袅,逛得累不累,我们回去怎么样?”

    赵岁袅摇摇头,真诚地说:“还好,不是很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