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岁袅看得津津有味。电视机上布莱斯的外祖父正好出来,念了一段她最喜欢的台词——

    “有些人浅薄,有些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有天你会遇到一个彩虹般绚丽的人,当你遇到这个人之后,会觉得其他人只是浮云而已。”

    身边的人脑袋靠过来,轻轻碰上她肩膀。

    谢意睡着了。

    赵岁袅一动不动,僵着身体,细声叫他,“谢意?”

    他调整了一下姿势,俯在她肩上,声音里带着些微的倦意,“袅袅,你让我靠靠。”

    谢意就这么靠着她,他身上气息清爽干净,赵岁袅保持姿势没敢动。

    不知道电影放到哪一段了,赵岁袅的困意也渐渐涌上来,这个姿势睡觉第二天一早起来肯定颈椎疼。她把谢意的脑袋扶正,“你先起来,我去给你铺床睡。”

    谢意揉着自己的颈坐正,“睡哪?”

    “我房间,我给你换床被子和床单。”

    “为什么要换?”没睡醒,他几乎是下意识地问出来。

    不换的话,难道想睡她睡过的床单和被子?

    一时说错了话。

    谢意抿了抿唇,困得朦胧,捏了捏鼻梁骨,思维归位,想起什么,“你呢?”

    “睡我妈床上。”

    谢意默了会,赵岁袅起来要回房。他突然一把拽住她的腕骨,将她整个人带回来,双手环在她腰侧,脸埋在她馨香怀抱,“就给抱一下。”

    实在是克制不住。

    却要把自己拗成一个纯情少年,让她喜欢。

    赵岁袅不明所以,“怎么了?”

    谢意把她放开,抬了头,指腹点上她耳尖,将她垂落颈窝的散发挽至耳后,“你去吧。”

    ……

    直到记忆全都覆苏,他现在终于不会再在每晚的梦中看见那段记忆。

    他有时候在想,真宁愿那就是个梦而已。

    让他以为自己只是做了一场梦,好过真实经历了那一切。

    第二天谢意起床的时候赵岁袅把早餐都买回来了,油条豆浆还有她出门前提前熬好的热腾腾的白粥。顺便给他带了毛巾和牙刷。

    洗漱完毕,到她家餐厅拉开餐椅,谢意看着面前给他盛好的白粥和油条有些没胃口。他不喜欢油条这种油腻腻的东西,喝了几口白粥下肚,他问,“你不是喜欢面包牛奶么?”

    她什么时候说过这种话?

    一边满足地咬着油条,再喝一口豆浆,赵岁袅说,“热乎乎的中式早餐比冷冰冰的面包牛奶好多了。”

    又突然想起来,之前谢意之前给她带早餐时基本都买的是面包和纯牛奶。

    谢意把面前的一碗白粥慢咽下去,另起个话头,“你今天有什么打算?”

    “等会儿去书店看看,再去超市一趟买些菜回来,”见他不是很有胃口,赵岁袅几下解决掉自己的油条,问,“你是不是不喜欢吃这个?你直说没关系的。”

    “不喜欢。”谢意瞥一眼油条,目光嫌弃,“想吃鸡蛋面。”

    想吃她做的。

    赵岁袅立即说,“那我去给你煮一碗。你吃咸还是淡一点?”

    她真的太会照顾人,一习惯就离不开。

    上午两个人一起去逛书店,赵岁袅看书成瘾,书架上堆满了书还不够,有时间就继续扩充。

    谢意就跟在她后面,看她一本本地挑。

    余华的书她都看完了,从书柜这走过去看到有一排里摆着莫言的书,一部作品最多只有一两本的存货。赵岁袅拿起本《红高粱》翻了翻,她喜欢看书,但对莫言实在提不起兴趣。

    现在书店里莫言的书还不多,等到一年多以后他拿了诺贝尔文学奖,各个书店都摆满了他的作品。

    把书搁回去,有些感叹,“要是能在有生之年看见村上春树拿诺贝尔文学奖就好了。”

    “不过莫言拿了……”也是为国争光。

    下半句骤然吞回去,赵岁袅仰首不由自主看了看谢意,他面色平淡等着她说完。

    现在还是2011年,等莫言拿奖已经是明年的事。

    赵岁袅拉着他的手离开这边书柜,想着要把话圆回来,“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看到我们国家的作家拿诺贝尔文学奖,我觉得莫言的书应该很符合评委会的口味。”

    他没有追问。

    关于她没头没尾的一段话。

    陪她逛完书店,又去超市购物买菜。

    谢意推着手推车,赵岁袅走在前面把选好的食品拿回来。挑完一颗西兰花,她包好放进推车里,问谢意,“你中午想吃什么?”

    “清蒸鲈鱼、糖醋排骨……”念到一半,谢意想起来,问,“你会做么?”

    “……不会。”走到海鲜区,赵岁袅拖着谢意过去,“不过可以查菜谱,我照着做。”

    菜买得不少,谢意替她拎着袋子,赵岁袅就走在他旁边。

    回家的路还是那条,只是多了个同行的人。

    谢意走在她身边,身边有一群小孩子大喊大叫着狂奔而过。往前走,小区的凉亭里外聚集了一群老爷爷老太太在闲聊。

    一对八九十岁的老人从他俩身边经过,看起来是在小区里聊完准备回家,彼此搀扶,走得颤巍巍。

    又是风和日丽的一天。

    其实有人陪着,就算雨天也觉得天气美好。

    那对老人走远了。

    赵岁袅突然说,“我想,既然这么早就遇到了‘那个如彩虹般绚丽’的人,要是能一起变老该多好。”

    她知道的,昨晚谢意过来,不是因为他想见她,而是因为她需要他。

    谢意他,绚丽得就像是她的彩虹。

    谢意换了只手拎袋,腾出近她身边的那只手,摸了摸她的头,“我老了你会不会没那么喜欢我?”

    “为什么这么问?”

    谢意解释得还很认真,“我没办法保持这张脸到那个年龄。”顿了顿,颜值的事不可控制,但他对自己的人格魅力还是很有信心,“不过,我会一直对你这么好。”

    “你要不要考虑和我一起变老?”

    第39章 谈话

    十六岁谈八十六岁的事,一句话跨越七十年。

    这么一想,既遥远又梦幻。

    如果可以,赵岁袅当然希望陪她到八十六岁的人是他。

    中午回到赵岁袅家开始做饭,他点的菜她都不会,只能翻开菜谱按着步骤一步步来。谢意的聪明才智在厨房发挥不上,却偏要站在厨房门边等着她。

    赵岁袅把一本名叫《家常菜大全》的菜谱摊开在案板边,一边看一边给盆中的鲈鱼撒盐和酒,再放入姜片、葱段进行腌制。

    很安静的一段时间,谁都没有说话。

    把鲈鱼放到边上等待腌制一段时间,开始做另一道糖醋排骨,赵岁袅切着备用的姜蒜。回过头,谢意正专注地看她做菜,见她回头,目光与她对上。

    谢意双手插着兜,唇角一抹似有似无的笑。

    “看我做饭会不会很无聊?”赵岁袅将菜籽油倒入锅中,放入冰糖炒糖色,一边炒熟的芝麻正散发着一阵香气。

    也没否认,他之前哪知道做饭这么麻烦,“无聊。”不过看她还是很有聊。

    “我去给你开电视,或者开电脑?”排骨和糖一起倒进锅,水滚进油里,猛地炸开,赵岁袅小心翼翼往后躲溅开的油,然后拿着锅铲将排骨一块块拨开,均匀排列。

    “不用。”

    他突然走过来,包住她掌锅铲的手心,“我来好了。”

    赵岁袅把锅铲给他,调了调抽油烟机的档,站在旁边,“你会吗?”

    “……不会。”他对做饭没兴趣,也不愿意浪费那个时间做这种事。

    但是不愿看她被油溅到,要是受伤了怎么办。

    油险些溅上他身上衣服,谢意很严肃地同她探讨,“我觉得炒菜很危险,在家里做饭还是应该用自动炒菜机。”

    被他的新奇想法吸引,赵岁袅问,“有那种东西吗?”

    谢意没涉足过厨房禁地,对厨房里的东西不了解,“没有的话,可以做一个。”

    他炒着菜,赵岁袅拿着菜谱站在灶台边给他念步骤,一板一眼,很认真,“然后倒入生抽……香醋……”

    谢意对份量完全没概念,认出调料瓶打开后就往锅内猛灌,赵岁袅连连叫住他,“谢意,你别倒太多,会很酸。”

    翻过一页菜谱,赵岁袅说,“好了,接下来该放姜片。”

    “然后是蒜片……”赵岁袅的话一顿,她看着谢意干脆利落的动作,扶额有些无奈,“那是姜丝啊谢意。”

    接下来的清蒸鲈鱼,赵岁袅没敢再让谢意帮忙。

    于是换谢意单手捧着菜谱给她念,用念机械说明用书一样的调。

    谢意对这本菜谱很不满,“撰写人思维太不严谨,用量不够精确,一勺是什么意思?勺有多大?“

    “他应该用毫升和克这样的词语描绘。菜谱的配图也与实物不符,姜片和蒜片看起来没区别。”

    总而言之,他说,“这本菜谱不合格。”

    赵岁袅觉得如果可以谢意会把厨房搬到实验室,做饭用量杯天秤作计量工具。

    菜做好了,两人坐在一张大方桌上吃饭,坐对桌。

    谢意毫不掩饰对自己参与制作的糖醋排骨的嫌弃之情,动都没动一筷子,刚刚倒醋倒过了头,小半瓶都放了进去。赵岁袅后来把排骨们捞出来用白水煮一遍沥干也无法挽救。

    鲈鱼还好,刺少,味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