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55j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掌中物 > 掌中物 第80节
    谢尘原本被避开后, 想要收回的指尖顿了一下。

    只这一句话, 就让他的心里顷刻间被一种强烈的喜悦涨满, 却在那甘甜后涌上一丝微酸带涩的回味来。

    修长的手指落在女子的青丝上, 将那一缕调皮的发丝掖到耳后。

    “茵茵是在担心我吗?”

    他的声音沉凉似水,掩饰着那点令人察觉不出的小心翼翼的期待。

    白歌咬了下唇尖,才轻声道:“你脸上有血渍,怪吓人的。”

    “是这样, 吓着你了。”

    谢尘用手指在脸颊上挟了一下,那血迹已经干涸在脸上,那处的肌肤有些粗糙的干涩。

    白歌侧身在床头取了睡前喝剩的半盏水, 用帕子在水里沾了沾。

    然后她用湿润的帕子擦着男人的脸上的血迹。

    谢尘一动不动,任由她那湿凉的手帕在脸颊上磨蹭着, 眸光便定定的放在她的脸上。

    看着她神色认真的帮自己擦着脸颊, 直到那帕子被她放下,那形似桃花的眸子微微弯起。

    “这样便好了。”

    似满身戾气都在一瞬间被她拭去。

    两个月来的尔虞我诈, 血雨腥风, 也都随之远去, 只留一颗疲惫的心被泡在温热的水里。

    计划被提前了数个月的凶险, 拖着未愈的伤千里奔袭辽东的艰辛都仿佛不值一提。

    这一刻的谢尘, 终于明白,何为甘之如饴。

    他的神情不知不觉间便软和下来,伸手去牵她的手,将那湿凉的帕子扔到一边,握住她的手有些不满的道:“怎么还这么凉,这么多人伺候也不知道晚上给你盯着炭盆。”

    白歌垂眸看着两人交握在一起的手,语气温软的道:“这都快四月了,夜里用炭盆实在憋闷,我就让她们灭了。”

    “你这身体现在最是受不得凉,便是炭盆用着不舒服,也该让人多灌两个汤婆子。”

    他絮絮说着,语气温和家常,不再似刚见时那般透着极重的戾气。

    白歌这才悄悄的松了口气,琢磨着怎么开口问自己关心的事。

    谢尘并没察觉的她的神态,看着这屋里的摆设道:“这韶音阁还是小了些,府上南边还有两处空院子,位置也好,只是之前没时间弄才空着,待过些日子闲下来,我让人整饬一下,铺上地龙,到时候冬天住着更舒服些——”

    白歌还在想着别的事,听到这才反应过来谢尘在说什么。

    她忙摆手道:“我觉得韶音阁挺好的,也不小啊,够住的用不着搬。”

    谢尘看着她慌忙拒绝的样子,眼睛里带着点笑意。

    “可是成婚以后,我总不能还住在莫妄斋,到时一应书房里的物件都都要搬进来,哪里能住的下。且这韶音阁原也只是个如眉出嫁前的闺房,成婚后自然不能住在这。”

    “成婚?”

    白歌惊愕的看着他,一时竟有些茫然了。

    把玩着掌心里纤细娇嫩的手指,谢尘不疾不徐的道:“茵茵不是说不想做继室,要我休了戚白玉才肯嫁?”

    “我自然是不能委屈了茵茵的。”

    他薄薄的眼皮抬起撇了她一眼,那双向来的幽邃的眸子里含着些许笑意,却看得白歌胆颤心惊。

    “三媒六聘,十里红妆,凤冠霞帔,洞房花烛,一样也不能少的。”

    白歌不可置信的看着他,有些艰难的问道:“你真的把戚白玉休了,怎么可能,戚国公府怎么可能同意?”

    谢尘俊秀的眉扬了扬,向来内敛沉静的脸上,此时竟露出了些许得色,卖起了关子。

    “你很快便能知晓了。”

    白歌正待追问,却被“笃笃”的敲门声打断。

    谢尘皱了皱眉,语气不渝:“怎么了?”

    “三爷,老夫人派人过来了,说是知道你回来了非要见您。”

    李滨声音里透着小心,还有些无奈。

    谢尘不耐的回道:“告诉她我明儿一早过去请安。”

    李滨看着身边虎视眈眈盯着他的丫鬟,硬着头皮道:“老夫人说您若是不过去,她就亲自过来了。”

    这句话一出,屋里再没了动静。

    片刻后,披着玄色斗篷的谢尘打开了门,一张俊脸阴沉沉的,配着浸了血的斗篷上浓郁的血腥味,让在场所有人都为之一瘆。

    那谢老夫人派来的丫鬟更是吓得一缩脖子。

    谢尘没理会这些人的神色,漠然道:“走吧。”

    很快,他便在兰若居见到了头戴紫色嵌宝石抹额,脸色有些蜡黄的谢老夫人。

    谢老夫人一见他,就急切问道:“这到底怎么回事,不是说被关在刑部大狱等着三司会审么,怎么就回来了?你现在可还是戴罪之身?”

    谢尘径自坐下,淡淡道:“我已经没事了,母亲不必忧心。”

    谢老夫人得了他句准话,这才放下心的松了一口气。

    连谢尘满身的血腥气都没来得及注意,就赶紧把攒了一肚子的苦水往外倒。

    “你可知道你不在的这些日子,我们谢家都要被人踩在脚底下了!”

    她脸色微微涨红,怒道:“枉我谢家和那戚国公府还做了十多年的亲家,遇上这样的大事儿,他们不关照着也就罢了,竟还上门讽刺,强行把我谢家的儿媳妇儿给带回去了,还说要和离!”

    说到这,谢老夫人气的狠狠拍了一下桌子。

    “她把我谢家当什么!”

    谢尘坐在椅子上,垂眸拨着拇指上的扳指,懒得理会谢老夫人的话。

    谢老夫人接着道:“你既然已经回来了,想必也是官复原职了,明儿个给戚国公府送封信去,他们要和离我谢家觉不同意!”

    谢尘不在意的接口道:“母亲说的是。”

    谢老夫人看他漫不经心的样子,便有些不满的道:“这事儿你上些心,和离是觉不可能的,这不是让满京城的人看我谢家的笑话么?”

    谢尘点点头:“正是,怎么能和离,实在有损我谢家的颜面,合该休妻才是。”

    “对啊,就是该——休妻?”

    谢老夫人惊讶的张了张嘴,看着谢尘:“你说要休了她?”

    见谢尘没有反驳的意思,她急忙道:“这不可,戚国公府背靠太后,你要休妻岂不是打太后的脸,绝对不行!”

    谢尘勾着嘴角道:“母亲不必担忧,此事我自有成算。”

    看着谢老夫人阴晴不定的脸色,他站起身道:“这都快子时了,母亲脸色瞧着也不大好,还是尽早歇息吧。”

    说完,他便转身离开了兰若居。

    谢老夫人看着他的背影,面色渐渐阴沉下去。

    这孩子,真是年纪越大,越不把她放在眼里了。

    ·

    第二日天一亮,前夜里太后纠集昌王人手攻打紫禁城意欲逼宫造反,幸得有人率铁甲军及时救驾的消息便传了出来,震惊朝野。

    而更让朝廷上下惊掉下巴的,则是这次救驾的人居然是本应在刑部大牢里等待会审的前吏部侍郎谢尘。

    这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朝中所有人都一头雾水的在观望,只有极少数人觉得这无非就是陛下和宠臣合演的一出戏,把那心怀不轨之人骗的团团转罢了。

    就在人们还在纠结猜测之时,辽东的军情抵京,再次令所有人惊愕不已。

    之前还节节退败的辽东军,忽然就设局歼灭了阿速部三成兵力,并成功诱杀了阿速部首领呼赫塞,并一路追赶鞑子数百里,可谓是一场干脆利落的大胜。

    这一连串的消息,几乎让所有人懵住了。

    直到元康帝连发几道圣旨,众人才在这些旨意中隐约窥见了事情真相的一角。

    第一道圣旨便是擢升吏部侍郎谢尘为吏部尚书,兼建极殿大学士,詹事府少詹事。

    朝野顿时震动,吏部尚书不必多说,谢尘之前虽只是吏部侍郎,但掌吏部实权多年,升任尚书是早晚的事。

    可这兼任建极殿大学士,便是正式的入阁做阁臣了,还上来就是个次辅,且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如今的首辅根本压不住他。

    更不用说元康帝这次还直接给了个詹事府少詹事的官职,詹事府那是掌管东宫的,现在还没有太子,元康帝这一举动便不言而喻。

    正当众人还在震惊谢尘到底立了什么功,当得了这样的提拔之事。

    元康帝的第二道圣旨便到了。

    太后戚氏与昌王勾结逼宫谋反,行倒行逆施之事,念其与先帝的夫妻之情,只禁足慈宁宫,永生不得出,以示警效。

    而第三道圣旨的内容,则更是简单明了。

    戚国公府嫡长子,辽东军参将戚长威与昌王勾结,通敌于阿速部,即日起将戚国公,戚长威一并押入刑部,着命大理寺,刑部,协同吏部尚书谢尘主审彻查此案。

    三道圣旨一下,几乎所有人都明白,京城变天了。

    ·

    戚国公府。

    押解戚国公入狱的圣旨已下,外面很快被兵卒围了起来。

    戚国公脸色惨白的听着刑部的官员念完了圣旨,旁边的薛夫人,戚三爷已经都吓得两股颤颤。

    那宣旨的官员将圣旨合上,态度显得有些轻慢的道:“国公爷,这些个兵卒粗鲁的很,待会儿您可别见怪。”

    戚国公脸色发灰,但还是强撑着塞了厚厚一沓银票过去。

    “我不求别的,只请大人宽限盏茶时间,我交代些事情。”

    那官员摸着手里厚厚一沓银票,不情不愿的道:“那可得快着些,您可是谋反重犯。”

    戚国公陪着笑道:“马上,马上就好。”

    那官员冷哼一声,背过身去往远处走了些。

    戚国公赶紧转头低声交代着薛氏:“我走之后,想办法联系昌王的人,在我书房桌下第二个抽屉里,有一封信——”

    他还说完,忽然有丫鬟急急的过来道:“夫人,不好了,大姑娘自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