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55j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十样锦 > 第94节
    云娘便一次又一次地告诉他们,“一定能的!”

    十多天后,大军回城,云娘等来的却是噩耗,阿虎哭着进来,“夫人,六爷,六爷,被夷人围住了,让我回来,回来送信!呜呜呜!”

    云娘觉得自己的心被人用力捏住了,整个人都凝住,连呼吸都不能了,她晃了晃,差一点就倒下,可是她用力握住了手,却扶住门框站直了道:“你好好说,把事情都说清楚。”

    可阿虎已经哭得不成了,“我不想回来,我要和六爷在一起的,可是,可是,六爷一定要我回来!”

    好在与阿虎一起回来的参将史友虽然伤心,可倒还撑得住,抹了一把眼泪道:“我们跟着副总兵北上,遇到了夷人的埋伏,当时的情况十分地危急,副总兵便亲自带人断后,让我带大家先退出埋伏。”

    “当时,事处无奈,我只得听副总兵的将令带着大家逃了出来,之后总算不负副总兵的托付,将襄平城内的将士们大部平安带回了襄平城。”

    眼下诸人个个形容不堪,又有很多都受了伤,显然经历千辛万苦才能回来。而玉瀚,正是为了他们才亲自留下替大家挡住夷人。

    跟着史友回来的诸将也纷纷道:“正是如此,如果没有副总兵,我们便都回不来了!”说着又都痛哭不已,“只是副总兵,再不能回来了!”

    阿虎放声大哭道:“夫人,我们退出的时候,看见六爷被夷人射中了一箭!”

    屋内哭声一片。

    史友哭了一会儿,拿袖子再擦擦泪,招眼来看副总兵夫人,见她竟然一直没哭,便小心翼翼地道:“夫人,副总兵不可能再回来了,请节哀。”

    云娘只平静地摇摇头道:“还有什么?”

    史友劝道:“如今大军平安回来,虽然还有些事情,可也不必太急,夫人还是先回房歇一歇吧。”

    云娘便知果真还有要事,便道:“有什么事现在都一同说了吧。”

    史友只得上前道:“分开前,副总兵亲手写了一封信,让阿虎交给夫人。”说着又向阿虎道:“你还不将信拿出来?”

    阿虎方才止了哭声,从怀里十分珍重地掏出一截卷着的素绸来,“六爷亲手写的,要我只交给夫人。”

    史友等人亦证实道:“副总兵果真如此交待,让我们回来听夫人之令。”

    云娘接过,一眼便看出果真是从玉瀚里衣上撕下的一角,衣襟上正是自己的针线,已经弄得很脏了,打开一看,上面黑红色的印迹倒还能看得出,“夫人,马如松反叛,史友持帅印守城。”十几个字非常潦草,恐怕是用手蘸着血写出来的。

    意思很明白,云娘向下看了一看,跟随玉瀚出征的诸将都在,只除了马如松,便问:“马参将呢?”

    史友便道:“我们到了赫图城附近,马参将说分兵而进更容易成功,副总兵原本不许,只怕分兵后兵势太弱,可他一定要分兵,日日鸹噪不休,后来副总兵只得让他带着他所部人马走了另一条路。现在并不知他去了哪里。”

    又有人道:“说也奇怪,马参将便似知道我们能遇到埋伏一般,一定要提前另走一条路。”

    “还有,我们一直没有遇到总兵府的兵马!”

    云娘便将那绸角紧紧地握在手心中,再问:“阿虎,这信果然只我一个人看到了?”

    阿虎含泪道:“那时情况十分危急,六爷写好了立即交给我,又再三叮嘱,绝不能给别人看!我一直放在怀里没拿出来!”

    史友等人也道:“我们都知这信重要,回来一路上都将阿虎围在中心,保住这信的安全。且副总兵既有将令,自然不会去看那信。”

    云娘便点了点头,“那我便明白了。”

    正说着,又人将士来报,“马如松带着所部兵马回到城下,是不是要打开城门?”

    这话却是问了眼下守城的卫辽中卫指挥使邓闯,眼下他正代理襄平城守城之职,因接了史友等人进来,便也跟着来到副总兵府。眼下便点头道:“我去接马参将进城。”

    史友待诸人便都纷纷道:“赶紧让他进来,我们问一问他怎么先走了,是不是也遇到了夷人?”

    云娘便叫住大家,又道:“史参将,你过来一步说话。”

    两人退到了屋子里面,云娘将手里的绸角打开给他看了一眼,见他脸上掩不住的惊讶,继而拨出腰刀愤怒地道:“我去将马如松砍了……”

    云娘赶紧拦住,“如今还不到说出来的时候。”

    史友也醒悟过来,停下道:“那就不许马如松进城?”

    云娘摇了摇头,“马如松虽然反了,将大家行军的机密告诉了夷人,可是他手下的那些将士们却未必知道,总不能将他们也拒之门外。而且如果放他逃到夷人那里,岂不是不能杀他为玉瀚报仇?总是要将他放进城来才对。”

    史友方才明白,叹道:“无怪副总兵一定让阿虎捎信给夫人,夫人果真是女中豪杰!到现在方寸一丝不乱!”

    “我虽是一介女流,可也是朝廷亲封的诰命夫人,副总兵又将信带给我,让大家听我的令,我自要替他替朝廷把事情办好了!”

    马友十分地心悦诚服,“如今我们都听夫人的!”

    “那好,”云娘便道:“你只做什么事也没有,亲自出去接他进来,再将襄平城五品以上的将领们都招进府中,把刚刚玉瀚只带信给我的事情向大家说明,再号令大家听我吩咐,我拿出帅印来交付你,由你来守城!”

    马友便拱手道:“我听夫人将令!”

    云娘重新将那绸角握在手中,向他道:“那便去吧,一定小心,别被马如松觉察!”

    看着马友走了,自己也转身回了内院,将全套的诰命服饰穿戴起来,捧出帅印,回到玉瀚的议事厅。

    须臾,史友带着众将与马如松一同进来,只听堂外马如松尤高声道:“我哪知夷人在那边埋伏了,还道副总兵怎么误了时?总兵大人与我们等了两日,见还不见人,因孤军出征,不敢再留,只得令大家各回驻所,我方才回来。一路上听了消息,只得快马加鞭,却不想副总兵竟然殉国了!”

    史友的声音却低低的,“都是我们掩护不力,才使得副总兵遭了祸事。”却更显得马如松的声音十分地高昂。

    伴着靴子声,刀剑相撞之声,他们已经走了进来,几位受了伤的将官们早按捺不住,便上前高声叫骂,“马如松!你为何能在埋伏之地前离开了大军?”

    “是啊!你怎么知道夷人在那里,是不是你那老丈人与你合谋要害了我们!”

    马如松亦高声叫骂,“我们家世代居于辽地,世袭军职,死于边事的总有几十人,若不是我父亲,夷人早攻了过来,如今大家也未必还能在辽地,你们竟敢说我们家与人夷人合谋!”

    又气愤道:“我虽纳了夷女,可那是归降的西夷人,又不是东夷人,你们再拿此说嘴,我定不肯饶!”

    大约平日里并没有敢与马如松如此说话,但是今日却是不同,大家方被夷人埋伏,差一点姓命都没了,哪里还能有好话,叫嚷得更凶了,几乎要动起手来。

    原本不大的议室厅里乱成一团,还是史友左右相劝,又拦住那些要挥拳的人,“副总兵命我们回襄平城后听夫人号令。”

    大家方才看到正站在议室厅中间的女子,凤冠霞帔,怀抱帅印,神情肃穆,有如玄女下凡,再想到以身殉国的副总兵,突然都噤了声,齐齐地上前拱手行礼道:“夫人!”

    云娘便向史友点了点头。

    史友将方才的话重新说了一遍,又详细把他们当时的情形描述了一回,只不提他已经看到了那绸角上的字,然后问马如松,“你可听明白了?”

    马如松只得无奈道:“我自然听明白了,不过我真不知道夷人在那里设了埋伏,就是副总兵总不能无凭无据地说我通敌吧!”

    史友便冷冷一笑道:“是非曲直,副总兵自然是知道的。”说着看向云娘,“请夫人传令。”

    云娘却先问大家,“副总兵特别传将令给我,你们可听令?”

    副总兵是为了救大家方才殉国的,因此除了马如松,其余众将皆拱手轰然答道:“听夫人令!”马如松见大家都盯着他,也只得无奈道:“反正我问心无愧。”

    云娘便重新打开手中的绸布一角,高声道:“马如松并未反叛,史友反叛,夫人持帅印守城!”

    第172章 守城

    云娘宣布了玉瀚送出的信,所有人都怔住了。

    史友向前一步逼住云娘道:“明明副总兵传令道马如松反叛,令我持帅印守城,夫人为何污陷我反叛?请将副总兵的将令拿出来给我们一见!”

    阿虎这时却从后面纵身扑在史友身上,将他按住道:“我们六爷说你反叛,就是你反叛!而且,你竟敢与我们家夫人大喊大叫!”

    此时唯有留在襄平城内的邓闯上前与他一同按住史友,其余众人皆茫然无措。云娘便厉声向大家道:“难道你们不听副总兵的将令吗?”

    玉瀚这些日子在襄平城早已经立下威望,因此众将听了便赶紧一同上前将史友制住,拿绳子捆了。

    史友一直大叫不服,云娘看大家虽然听令,但显然只有阿虎是真信自己的、邓闯至多半信半疑,但他一向最信服玉瀚,因此才被留下守城,而其余众人并不相信,便拿出那块绸角道:“你们上来看。”

    天朝的文官自然都是科举考上的,但是武官的出身却各有不同,有考武举的,有世袭的,也有通过军功而得封的,因此眼下倒有一多半人不识字,便推了几个识字的人上来。

    那几个人读了上面的字,便都将疑惑的目光看见云娘,史友更是大叫,“大家亲眼看见了,便可知我是冤枉的,快放开我!”

    云娘冷笑道:“如果副总兵直接写明是你反叛,你岂能令阿虎将信送回来?又岂能将襄平大军带回?这里自然有机关。”

    说着叫人将史友也送到前面来,将那字指给他们看,“‘马如松反叛’,这五个字皆是正常写的,接着‘史友’两字中的‘友’却写反了,这说明什么?马如松并未反,而马友却反了!”

    诸将中便有人道:“无怪我见这个‘友’字写得很怪。”

    云娘解释道:“这本是周鼎上的写法,‘友’字是两只手并排放在一处,表示友好,现在副总兵特别将‘友’的两只手反写,就是为了提醒我们史友反了。”

    大家便恍然大悟,纷纷叫道:“原来如此!”

    再看史友,怔在当地,半晌才继续嚷道:“我曾经立下无数战功,怎么能反叛!”但声音明显比先前弱多了。

    谁还看不出他已经心虚了?于是大家便都骂道:“无怪我们能中夷人的埋伏?原来是你!死了这么多兄弟,副总兵也没能回来!”又有人要拨刀砍了他。

    邓闯却拦住又向云娘道:“夫人,虽然应该将史友斩首示众!但其间有什么隐情还不知道,还是暂且将他收押为好。”

    云娘也觉得邓闯这话老成持重,便点头答应,令人将史友押了下去,关在副总兵府。

    心里却想着当年玉瀚教自己识得周鼎上字的时侯,如何拉着自己的手比着讲这友字是什么意思,应该怎么写,一时心如刀绞,玉瀚用此办法向自己传信,只能说明他处在最危险的情况之下,果真凶多吉少,而且阿虎又亲眼看见他被夷人射中。

    云娘自到辽东后曾听了不少辽东女子的故事,军户人家的女子,在父兄丈夫等亲人死于国事后,并不会哭泣自伤,而是接过他们的刀枪,亲自与夷人交战。当时自己万分敬佩之下,觉得这些如同花木兰一般的女子是自己根本比不了。

    但是眼前,云娘突然明白了,并不是那些女子们多坚强,而是残酷的形势令她们只有坚强起来,现在的自己也一样。

    流泪、哭泣有什么用?难道玉瀚就能回来吗?云娘用手紧紧地按住绸布大声道:“副总兵告诉了我们马友反了,又让我们守城,说明夷人可能就要来攻城了,现在我们一定要守住襄平城!”

    就在这时,忽听一片锣鼓之声,又有军士急报,“夷人来了!正围住了襄平城!”

    大家先前已经信了,此时更明白副总兵夫人所说不错,“副总兵早已经料到今日之事,我们听夫人将令齐心守城!”

    云娘哪里懂得守城?但是不知为什么,如今她全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去做,便手中握着将印一一吩咐道:“邓闯,副总兵走前将守城的责任交给你,现在还由你带将士们守城!”

    “其余诸将,听邓指挥史军令!”

    “史友关押,如有异动,立即斩首!”

    “诸位将官,我们誓死守住襄平城!”

    所有将官们都轰然答道:“我们誓死守住襄平城!”

    邓指挥史便在议事堂中发下将令,众人便急忙遵令而去。唯有马如松停在后面,见众人都走了,便向云娘拱手道:“多亏副总兵夫人,否则大家还当我与夷人勾结呢,其实我虽然纳了个夷女为妾,但夫人从京城来,自然知道本朝宫中一直有外族女子为妃的……”

    见副总兵夫人一直看他,停了下来转而道:“当日我并不知道夷人就在前面埋伏,而是果真觉得分兵有利于攻城,才向副总兵提议的……”

    云娘便截住他道:“我知道你没有反叛天|朝,但是你做过什么,副总兵也早知道了,否则不会将你的名字放在前面特别提出来。如今大敌当前,我暂不追究,而且还可以答应你,只要你一心协助守城,总能保你性命无忧!”

    马如松神情变了几变,终于道:“我家世代居于辽地,岂能不用心守城?只是我们父子的性命,还请夫人保全。”

    云娘便挥手道:“你将功折过去吧!”

    大事已定,云娘并未回内院,反而抱着帅印到了城墙上,逐一巡视,其实她并不懂应该怎样打仗,可是却明白自己在这里出现正能稳住军心,让大家更加同仇敌忾。

    从城墙上向下望去,约有数万夷人,骑在马上纵横叫嚣,虽然听不懂他们说的是什么,可是云娘看着他们神情激昂,似乎有万分的愤慨,负土填河,伐木为器,显然以为一定能攻襄平城!

    先帝时因辽东夷人势大,而广宁又处辽东西南,对于辽东腹地力有不及,于是在与夷人对峙之地重设城池,大修襄平故城,城池高厚壮固,屹然雄壮,下统九卫,兵马数万,自建成起便威镇辽东,拒夷人于辽东之北。

    夷人突然攻打如此壮阔的城池,不可能是一时心血来潮,想到先前玉瀚奉命出征,正中夷人埋伏,然后马友却能安然带兵回城,这一系列的事件后面不知有多少错综复杂的阴谋诡计。眼下夷人一定以为玉瀚出事了,襄平守军也实力大减,又盼着有史友能在城内呼应,才如此有信心前来攻城吧!

    云娘收回目光,再看襄平城内,邓闯已经令人将城内四门俱关,又以土袋封住,将大批箭只送到城墙之上,一队队军士们井井有条地走上城墙布防,她知道襄平城一定能守得住!

    攻城是在第二天开始的,有如飞蝗一般的箭就在云娘身旁掉落,她又亲眼看到夷人们口衔弯刀,攀着高高的云梯向城墙上爬上来,城中的将士们也向下对射,将石头擂木一排排地推下去,用滚石将云梯推掉,放火油烧木梯……她心中的怒火有如沸油一般翻滚,恨不得也拿上一把大刀也上前将那些夷人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