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55j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田园小爱妻 > 第140节
    甘氏想了下,就起来,“那边我会劝他们,不过你大舅找好的人,你们也接了吧!找谁做工都是找,也给他个面子,别让他在那些人面前太没面子。”

    聂大郎应声。

    甘氏就回去劝钱氏和张承业。

    钱氏看事情说不成,压着心里的气,和张承业回去。

    张承业气的发了一路的火。

    钱氏劝他,“现在大钱是指望不上了,只能指望指望小钱了。你到时候还带着那些人去做工,让大郎把工钱发给你,你再转发给那些人就是了。”

    “那能有几个钱!”张承业很不满。

    “人家领工开始也是赚这个钱,你就先挣着。他们不愿意,现在不是也没有办法吗!”钱氏白他一眼。她还生气呢!好处没占上一点,先落一肚子气。就算不是亲外甥,也当了那么多年舅母舅舅,出了这么多年东西呢!

    张承业想着聂大郎肯定是看不起他这个当大舅的,怕他赚了钱,要找别人领工。

    而聂大郎谁也没找,几个来包活儿的工头,都拒绝了,包括一个会看图纸的。

    先从自己村挑人,再加上花石沟张承业说好的工人,都招揽了。

    方二郎和方大郎过来,想包了木工活儿。

    聂大郎直接把作坊里要用的木盆和木桶凳子交给他们,给了尺寸,让他们回去做。

    “回家去做啊?”方二郎听了很是有些失望,“不要打柜子窗户啥的吗?”

    方大郎还以为他想留在这边做活儿,方便见聂梅,笑着看了眼弟弟,“这是作坊不是盖住的屋子,真要做窗户做门,那也是等屋子盖起来之后。”

    方二郎看着聂大郎淡凉的笑脸,抿了抿嘴,笑,“那好吧!到时候还要大哥多看顾我们点,我保证把门窗柜子给大哥做好!”

    聂大郎笑着送他们兄弟出门。

    方二郎想问问咋不见云朵,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

    云朵在杨石头家,她想问问顾大郎家有没有竹林,下过雨,那些春笋肯定个个鲜嫩挺拔的破土而出了。

    这个事儿,杨石头家人也不知道,杨石头就说去顾大郎家问问。

    云朵一想,就应了声,叫上聂大郎,借了聂里正家的牛车,拿着几盒点心,割了一块肉,两条处理好的鱼,一块去小顾寨村。

    顾大郎庙会上挣了些钱,正好不忙,正在家里琢磨编小花篮子和云朵说的笔筒,收纳箱和藤条柜子。

    乍然听杨石头来了,惊诧的迎出来,见还有云朵和聂大郎,更加惊疑,“你们咋来了?快请进!快请进!”

    “冒然上门,打扰了。”聂大郎打招呼。

    “不打扰!快请进!”顾大郎喊了妹妹去烧茶,跟爹娘介绍云朵和聂大郎,杨石头他们认识,云朵和聂大郎却不认识。

    顾大郎娘看着云朵哎呦了一声,“这闺女可真是水灵标志!”

    “婶子好。”云朵笑着问好。

    顾大郎爹招呼杨石头和聂大郎进屋。

    看他们还拿着礼,不知道他们来是干啥来的,都很是疑惑。

    聂大郎说明来意,“来的路上已经见村里后面的山上有不少竹子,不知道那些竹子有主没主?是你们家的竹林吗?我们想采些竹笋。”

    “那山林是村里的,也算是无主的,谁想去砍就砍。只要不砍狠了就行。你们要竹笋干啥?是想种竹子吗?”顾大郎回他。

    “不是种竹子,是准备吃的。”云朵笑道。

    “吃的?那个苦哈哈的,可不好吃呢!又不是菜!”顾大郎诧异。

    “用水淖一下,或煮了晒成干就不那么苦。那边山上没几棵,就想着你们编竹筐,附近肯定长了很多竹子。”

    顾大郎娘就忙叫顾大郎,“你带他们去挖些!一场雨过去,那些小竹芽都出来了,长的可快了!有的挨着挨,挤着挤,长成竹子也长不好。”

    “你们先喝点茶,我带你们去看看。”顾大郎应声。

    云朵不渴,聂大郎看了眼杨石头,起身,“茶就回头喝,我们先去看看吧!”

    顾二郎和顾三郎就背了竹筐,和顾汉子一块。一行人出来,朝后面山上去。

    村里人见了,就好奇打听,问是哪个村的客人。听是顾大郎岳家的,有几个人就凑过来跟顾婶子说话打听。以为云朵就是顾大郎定亲的女娃儿。

    顾婶子沉着脸,“瞎说啥!那是西边花石沟的闺女,云朵。聂家大郎都跟着一块呢!”她倒是想,可惜他们家没那个好命。

    打听的人就恍然明白,纷纷说起云朵和聂大郎的事儿,“要盖大作坊,咋上你们家来了?”

    顾婶子回道,“他们要种几棵竹子,去挖几棵竹笋。”

    “我刚才看到他们拿着礼过来的,那你们今儿个晌午肯定要做一顿好的吃了。”几个人就羡慕的说话。

    云朵一行人已经到了竹林里。

    一进进竹林,感觉就不一样了。竹子的清新,春的芬芳,风在竹林里缓缓吹着,整个心境都悠长空瞭起来。

    云朵扶着竹子,深吸几口气,“这里真静雅。”

    顾大郎就笑道,“夏天里很凉快,就是有蛇。”

    一听到蛇,云朵脸色微变。刚刚还想着自己要是有一片竹林多好,这会想法顿时灭了。

    聂大郎扶了下她的肩膀,“现在还没有蛇,我们采了竹笋回去吧!”

    “蛇要到了五月才出来。竹叶青,和竹子一个色,看不见就被咬了。”顾汉子

    云朵听着就离他远点,往聂大郎身边靠了靠,都快和他挤到一块走了。

    聂大郎让了空,让她自己另外一边,对她靠过来的举动心生愉悦。转移了话题,“这样的竹笋就不能吃了吧?”

    云朵看那已经长很长,“老了。”

    “里面还有好多,我们到里面看看吧!”顾大郎在前头领着。

    越往里面走,竹笋越多。

    林间多数是水竹,毛竹也有,满地的竹笋,有些窜出来早的,已经很高了。有的刚刚露出一点点头。

    看云朵直接掰掉,剥出里面竹笋,顾汉子招呼三个儿子动手赶紧照云朵说的那样竹笋掰。

    见到毛竹笋,就用?头砍了。

    几个人一块下手,很快两个竹筐就装满了,顾大郎背了一筐和顾二郎回去,又拿了竹筐和麻袋上来。

    几个人忙活了半天,掰了几麻袋,快晌午了才回家。

    顾婶子已经带着闺女准备做饭了,还借了几个白面馍馍。

    云朵就剥了一盆子,“这嫩竹笋炒菜最好吃了。春笋和冬笋是最嫩的,不管素炒,还是做肉,味儿很好,今儿个你们就尝尝咋样。”说着洗了竹笋,要帮忙做饭。

    顾婶子忙拦着她,“你是客,咋能让你做饭!我来就行了!”

    “我在家也常做饭,不碍事儿的。”云朵笑着拿了菜刀,把竹笋切了。

    一个竹笋炒肉,烧了两条鱼,顾婶子又拿了几个鸡蛋炒的,土豆丝,炒苤蓝。

    顾婶子直夸云朵,“你这闺女可真是厉害!都是一样的菜做出来也比我们做的香!”

    “我放的油和调料多。”云朵就笑。

    “就算放再多油和调料,我们也做不出这么好吃的。”顾婶子羡慕的看看聂大郎,真是好福气啊!

    吃完饭,顾婶子就让闺女去刷锅,她搬了凳子坐下剥笋子,“好不容易来一趟,你们继续去山上掰吧!剥掉再拿,也轻便点,回去也省事儿,不用再剥了。”

    云朵说不用,顾汉子又领着儿子上山去了。

    一直掰到下晌回来,剥好的,没剥好的,装了好几麻袋。

    聂大郎定了几张晒粮食的席子,新作坊盖好,晒淀粉的地方大了,要用的席子也就多了,总不能一直借村人家的席子用。

    顾家只编筐子篮子簸箕等,不编席子,又找了同村编席子的。

    席子不算难,要说会,很多老一辈的都会。顾老汉编竹篮子信手捏来,云朵不信他不会编几张席子。可他们却让给同村编席子的人家,这让云朵对他们家印象更好。

    顾大郎不好意思的拿了他编的小篮子,想让云朵再指点指点。

    对于竹编这些,云朵也不太懂,她只看过成品,于是给顾大郎在地上描画了几下大致形状,“还有那收纳箱,化妆盒,你可以编了,然后外面再用布做个漂亮的套,绣上花儿或者图案,缀上花边流苏。那竹篾有青色的,黄色的,还有白的,你可以几个颜色交叉编织图案。竹篾沾色是不太好看的,想要再雅致一点,你可以用烙铁烙,深深浅浅的颜色出来,那效果也不一样了。”

    顾大郎不住的点头,“我还不知道,能编那么多东西。”

    “我上次不就说了,只要你能想得到,就能做出来!”云朵鼓励他,顾大郎要是上进发迹了,杨春草嫁过来也能过的好些。想到郭二丫,她眼神看向顾二郎。

    顾二郎今年十五,看着也挺实诚的一个人,长得也端正,有点黑黑的,一双眼比顾大郎还灵活点。

    聂大郎看顾大郎神情,都快钦慕的引云朵为知己了,出声道,“时辰不早,我们也该走了。”

    云朵忙应声,随他上了车。

    顾大郎一家出来送他们,让他们过些天再来,山上还会出很多竹笋。院子里云朵划拉的东西,一家人送了客,回去围着那些画琢磨讨论,说要留着,不能扫掉。

    云朵带着一车的竹笋欢喜的回了家,给聂里正家送些,杨石头家搬一麻袋。杨石头没要,就要了一筐子。

    山根嫂子几个过来,帮着剥了一会,也都各自拿了一把回去。

    云朵和聂大郎用了一晚上,把所有的竹笋都煮出来,晾着。

    次一天拿到外面太阳下晒成笋干。

    拿了竹笋回去的几家也都说好吃,“按云朵说的,做出来就没那么大苦味儿了。清香爽脆的,还真是一道不错的菜呢!”

    “山上野菜也马上出来了,过些天就野菜吃了。”

    说到吃,就又说到盖作坊,云朵和聂大郎管不管饭的问题。

    聂大郎直接说不管,本来事情就多,要是管饭,不说粮食米面得买,到时候小丫头指不定累成什么样。她还没长成大人!就说多发工钱,不管饭。

    众人也都想到了,要是管饭,光米面都得不少买。不过回自家吃饭也近,活儿就在自己存,还能多挣些工钱。

    到了选定的吉日,作坊开始动工。

    这是白石村,今年最大的事儿了,全村出动了大半的人。

    张承业和张承祖兄弟,和花石沟的工人也过来。

    地是提前整好的,挖地基,打夯,就可以开始干活儿了。

    聂大郎领着聂山根把年前定的砖瓦要了,砖窑有大车,直接一车车拉了过来。

    要用的石头是自己村里打好的,木材房梁也多数自己村准备的,又买了些好木材做房梁。

    云朵怕聂大郎明白图纸,施工的时候有遗漏,也跟着看。

    每一处都按图纸上走,地上用石灰走的线。